加拿大癌症患者平均自費醫療費用高達3.3萬
													【星島綜合報道】在癌症治療期間,來自魁省 Laval, Que. 的33歲女子Vanessa Percoco曾感到自己不得不在「支付治療費用以改善健康」與「支付房租」之間做出選擇。
Percoco曾從事特殊教育工作,並剛剛開始一份為期短暫的合同,負責幫助三年級特殊需求學生。然而,2022年被確診為晚期結直腸癌後,她的計劃不得不中斷。
在超過兩年的治療期間,包括部分結腸切除手術和12輪化療,Percoco自費支付了超過4000加元的處方藥費用,這些藥物用於應對副作用和併發症。此外,她還需支付結腸造口袋(每四天更換一次)、繃帶、物理治療和整骨治療費用,以及往返醫療機構的交通和停車費用。
經濟壓力帶來的焦慮
由於診斷讓她無法繼續工作,她的15周就業保險迅速用盡,Percoco不得不依靠家人提供經濟支持。
「接受癌症治療時,你應該專註於生存和恢復健康,」Percoco對CBC新聞說。
然而,她卻時常為錢發愁。「我必須付錢才能變得更好。」
加拿大癌症協會發布一份報告中,分享了Percoco和其他癌症患者的故事,揭示了與癌症治療相關的經濟負擔和壓力。
儘管住院治療(如手術和化療)的費用由公共醫療覆蓋,報告顯示,癌症患者在其一生中平均需承擔近3.3萬加元的費用,包括自費的處方藥、往返醫院的交通和住宿費用,以及治療和康復期間的收入損失。
放棄或推遲治療的風險
報告由科學顧問委員會聯合主席 Ioana Nicolau 主持,她表示這是加拿大首份此類報告。
該報告通過與加拿大統計局和加拿大公共衛生局合作的建模工具估算,並由加拿大抗癌夥伴組織分析得出。
報告指出,加拿大最常見的四種癌症: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對醫療系統的經濟影響最為顯著。基於發病率、人口統計數據、診斷時的惡性程度及生存時間等因素,預計這四種癌症將佔據今年醫療系統成本的47%,約142億加元。
報告估計,個人承擔了社會總成本的20%,其餘費用由醫療系統直接承擔,如手術,總計約302億加元。僅今年,與癌症相關的個人及護理人員費用就達75億加元。
Nicolau 表示,一些患者可能會因經濟壓力選擇推遲或放棄某些治療,這可能導致更差的健康結果。
「低收入或固定收入群體,特別是偏遠地區的患者,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經濟負擔,」她補充道。
系統中的「裂縫」
Kingston General Hospital 腫瘤科醫生、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教授 Dr. Christopher Booth 認為,這份報告的亮點在於真實患者的故事,展示了財務障礙如何影響治療、護理和康復。
「最令人擔憂的是患者及其家庭直接承擔的費用比例,」Booth 說。「我們需要認識到系統中的漏洞。」
尋找解決方案減輕患者負擔
Percoco表示,她的父親幫助支付了生活基本開銷,而她的姐姐則關掉了自己的美髮店,陪她去看醫生,她對此深表感激。
加拿大癌症協會及一些特定癌症組織為患者提供了與旅行相關費用的經濟援助。
作為卡加利大學的流行病學家,Nicolau 希望這份報告能引發討論,促使政策制定者聚焦於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
如今,Percoco已於今年5月重返特殊教育工作崗位。她表示分享自己的故事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還有許多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因經濟問題而焦慮。「我認為這並不公平,」她說。
(圖:資料圖片)T03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