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朗专栏】香港人群组商业化?

【港人移加 376 / 阿朗专栏】上周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出了一则消息,预计10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期间将会有强烈的地磁风暴,这预示著北极光可能在这个时段出现。消息一出,多伦多的许多港人群组便开始沸腾,讨论著如何在这难得的机会一路向北,追寻梦幻的极光。过往,每当这类消息传来,总有一批驾驶者(俗称“车手”)主动提供汽车共乘(carpool)服务,带着那些没有车的同伴踏上追光之旅。
然而,这次原本让人期待的追光旅程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原因是有车手提出向每位乘客收取50加币的共乘费用,并声明无论能否看到极光,费用都不会退还或减免。这样的安排,像是旅行社的收费政策,迅速引发群组内的热烈讨论 ,而且相关的社交媒体平台,也被“洗版”了。支持者认为,驾驶者付出了时间与成本,收费合理;但反对者则认为50加币过高,且这样的共乘安排似乎偏离了互助的本质,甚至给人趁机牟利的感觉。
作为过往曾积极提供汽车共乘的车手,我体会到驾驶者的付出与风险。大部分的香港朋友都心怀感激,因为透过汽车共乘,他们得以走得更远,探索更多。然而,难免也会遇到一些不那么善解人意的乘客,有的会要求额外的接送安排,有的甚至不顾车内的清洁,让车手的心情变得复杂和矛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伦多的香港人群组也逐渐产生了根本上的变化。最初这些群组是为了帮助大家适应新生活,提供资讯和支持,但后来,分享不多的组员被视作“僵尸人”,甚至被逐出群组。部分群组还发展出会员制,缴费的组员会获得群组标签,享有指定商舖折扣优惠,如汽车维修、 汽车美容、汽车防锈、拖车服务等。以即时通讯群组人数上限1024人,都有转为缴费会员的机会。假设每位会员缴付10加币,光一个群组也就直接产生了一个不错的潜在会费收入了。加上与各特约商户之间的协议,一个可视之为商业行为的模式,就这样诞生了。
回想当年初来乍到的日子,我曾深深受益于这些群组所提供的资讯和友谊,这让我在陌生的多伦多里找到了适切的支援。无论未来这些群组将如何发展,我只希望这份连系和支持能够延续,让有需要协助的香港人,能够得到帮助。
文:阿朗

作者:阿朗,喜欢山与海,热爱大自然。带着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来到四季分明的多伦多。用心感受着每个季节所给予的美好景致,用足印去体验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活力。期盼在路途上,能遇上相交相知的伴。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