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高慧然-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9%ab%98%e6%85%a7%e7%84%b6-%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23
最大页数: 7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145250, 7145253, 7145256, 7145259, 7145244, 7145247, 7137660, 7137664, 7137667, 713767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5-1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5-01

【高慧然專欄】座椅真的能挨後嗎?

航空公司允許前座乘客把椅背後挨,有沒有顧及後排乘客的利益、造成的椅背骨牌效應有沒有侵犯乘客的自由意志,這些暫且不說。我只想說說乘客必須享有的航空安全問題。

遇到緊急情況時,根據航空公司的指示,乘客需要用雙手抱頭,身體彎曲向前傾。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頭部、胸部及內臟器官。

當前排座椅挨後之後,後排乘客能做到這個自我保護的動作嗎?若不能,那麼,航空公司允許前排座椅挨後的動作,會不會與其指示的安全動作相抵觸?

如果相抵觸,那麼,是不是應該取消椅背後挨的動作?畢竟,允許後挨只是讓乘客可以在休息時稍微舒適一點(也不見得舒適度提高了多少)。但這種舒適跟安全相比,顯然後者更重要。

若航空公司保留椅背挨後功能,那前後兩行座椅之間,至少要恢復舊時的35英吋間距吧?

據悉,曾有航空公司取消過座椅挨後的功能,但收到的投訴太多。不得已,又重新恢復這個功能。問題是在空間不斷縮窄的情況下,允許椅背後挨,等於是讓乘客自己去面對及處理衝突。乘客上機只是付款滿足交通需求,為甚麼要面對衝突?而且,乘客亦無接受過處理人際衝突的專門訓練,會引發甚麼後果很難預測。

航空公司把乘客置於這種境況,又是否符合商業道德?

跟全球多間航空公司相比,日本航空公司同樣收窄空間,但日航跟全日空為座椅選擇較薄的物料,使前後座椅間仍保留34英吋空間。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