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會成為中國鋼鋁產品傾銷後門

【星島綜合報道】在美國宣布計劃對中國進口產品提高關稅後,聯邦政府表示,將不會允許加拿大成為中國鋼鋁產品的傾銷地。
據《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道,今年美國對部分中國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將從高達7.5%上升至25%,本周更宣布擬對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鋼鐵和鋁產品加徵更高關稅。
聯邦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發言人查特瓦爾(Navpreet Chhatwal)在周三(15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加拿大現在不是、也不會成為中國鋼鋁產品的『後門』。」
查特瓦爾強調,加拿大擁有健全、反應靈敏的貿易救濟制度,足以防止傾銷和補貼的進口產品,並致力於保護本國工人和工業免受不公平貿易的影響。
方慧蘭辦公室稱不排除將採取任何措施,但目前仍在分析美國的行動。
白宮就為其關稅辯護,稱中國正在美國卸載其不公平生產的鋼鐵和鋁。
白宮在周二(14日)的聲明指,「中國對其國內鋼鋁產品的政策和補貼,意味著高品質、低排放的美國產品將被人為壓低價格、排放量較高的中國替代品所削弱。」
國際貿易律師、前加拿大外交官赫爾曼(Lawrence Herman)表示,加拿大應迅速採取行動,徵收關稅,以阻止中國鋼鋁產品從美國轉移到貿易壁壘較低的市場。
他表示,加拿大不應等待渥太華的貿易救濟制度來處理本國工業界對不公平進口的投訴。
「貿易救濟過程是一個緩慢而繁瑣的過程,」他說,「它要求業界提出投訴,並對投訴進行調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下達徵收反傾銷或反補貼稅的命令需要很長時間,我不認為貿易救濟措施是答案。」
赫爾曼強調,風險在於中國鋼鐵在加拿大傾銷,或加拿大市場成為中國鋼鐵透過加拿大轉運到美國的跳板。
他表示,加拿大應該跟進美國,制定有針對性的關稅。
赫爾曼指出,加拿大《關稅法》(Customs Tariff Act)第53條允許渥太華採取積極措施,應對中國補貼進口和違反貿易協定的商品大量銷往我國的情況。
美國這項關稅公告是在總統候選人拜登和他的共和黨對手特朗普之間激烈的競選活動中發布的,兩人都試圖表明誰對中國更強硬。
中國由於房地產市場危機和過去的疫情大流行封鎖,經濟已經放緩,這促使其試圖通過增加電動汽車和其他產品的產量來拉動經濟增長,這被指已經超出了中國市場的承受能力。
赫爾曼指,「中國工廠主導的復蘇和疲軟的消費成長,正在轉化為產能過剩和積極尋找海外市場,再加上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季,這些因素都為美中貿易摩擦升級提供了完美的途徑。」
對拜登宣布的包括電動車進口在內的關稅,中國政府迅速反擊,稱這些關稅「將嚴重影響雙邊合作的氛圍」。
圖:加通社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