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辦公空間新趨勢:複合生活園區取代商務大樓

【星島記者黃憶欣報道】疫後重啟、返工上班的變革,推動了全球辦公室的新浪潮,在大溫哥華地區也呈現顯著轉變。過往辦公室集中於溫哥華市中心的商業大樓,現在逐漸疏散到溫市其他交通樞紐,或其周邊城鎮的中心區;大型企業整併、小型店鋪興起,更帶動中小型靈活工作空間的需求激增。
據加拿大統計局上月發布的11月全國勞動力調查(Labour Force Survey)顯示,混合居家和辦公室上班的工作型態,經歷了顯著的轉變,從2022年1月的3.6%到2023年11月的11.7%,增長了3倍。與此同時,完全在家工作的趨勢逐漸下降,從2022年1月的24.3%下降到2023年11月的12.6%,這表明混合工作模式在加拿大或成為新常態。
閣睿集團(Gryphon Development)日前舉辦的圓桌論壇,出席的4位專業人士稱,目前辦公室新趨勢走向工作與生活逐漸密不可分,大溫區中小型企業主傾向避開喧鬧的市中心,希望打破通勤限制,平衡員工的上班與休閒時段。

閣睿集團舉辦圓桌論壇,左起主持人Robin Gill,出席講者Carol Waldmann、Dan Burgar、Emily Lee、Myah Ollek。星島記者黃憶欣攝
Frontier Collectiv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Dan Burgar表示,辦公室走向人性化的設計,例如企業主需考量員工通勤方便,可以下班後接送小孩、上健身房,最好無縫接軌到個人生活時段,因此辦公樓內如果有託兒中心、健身中心會更符合員工期待。
房地產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LL)報告說明,到2025年,租戶對配備多種便利設施的辦公空間的需求將增加12%。這一巨大變化反映了企業的策略需重新調整,對於希望鼓勵員工花更多時間在辦公室工作的企業主,如何客製化辦公空間以適應靈活工作模式不斷變化的需求。
Hootsuite全球設施及地產總監Carol Waldmann說,就她參訪巴黎、倫敦等歐洲大城的經驗,某些專業適合又酷又有趣的辦公空間,有些企業適合打造優雅美麗如酒店的辦公空間,或適合溝通的設計也很重要。溫哥華以美食聞名,也許增設廚房和咖啡吧就是吸引員工進駐的好點子。
CLVR Studio共同創辦人兼首席設計師Emily Lee表示,辦公室的規劃直接影響員工的身心靈福祉。她認為在高科技發展的當下,引進綠意、藝術、人文,柔化工作壓力非常重要。她說,如果把辦公室打造成「離開自己家的另一個家」,員工就能獲得生活的平衡。

新型態的辦公空間設計帶有咖啡吧和廚房。Marco Polo提供
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高力加拿大(Colliers Canada)去年11月的報告,溫哥華市辦公大樓的空置率為8.6%,為該市6年來的最高水平。世邦魏理仕加拿大公司(CBRE Canada)商業銷售助理Myah Ollek對此趨勢表示,各行業正尋求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社區作為理想的辦公空間。辦公大樓式微,住辦混和型態的園區將成為新的模式。
閣睿集團行政總裁徐睿隆(Jason Hsu)分享道:「隨著工作環境的不斷發展,如今的公司不一定需要大型辦公空間。對靈活、現代化辦公空間的需求已不僅僅是一種必需品,而是一種策略需求。」
他表示,企業正在尋求能夠無縫適應靈活工作模式的動態環境。新型態的辦公空間不僅反映了對當前趨勢的反應,而且反映了對未來工作的遠見,創新和適應性相結合,以滿足當今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V02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