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廖長仁-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5%bb%96%e9%95%b7%e4%bb%8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29
最大页数: 1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6795, 7300264, 7293498, 7286598, 7278193, 7271577, 7263906, 7257369, 7250012, 7243465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8-17
【世道仁心】政府內部文件顯示,官員提出警告,大幅提升接收移民人數,會對房屋可負擔性和公共服務造成影響。提出上述警告的時間是2022年。
是的,兩年前。
即多家銀行報告批評移民政策影響住房市場,令國家跌入「人口陷阱」;央行指加劇住房危機,給租金價格帶來上行壓力;以及61%民眾促減收移民之前,小杜政府已收到內部分析報告所提出的警告。
那為何小杜政府不在兩年前就作出反應?是因為該報告含糊其詞吧?
明言對醫療住房造成壓力
報告由包括移民部(IRCC)副部長在內的官員撰寫,是為政府準備制定2023至2025年接收移民目標而寫的,指本國「人口成長超過了可用住房單位增長」,又說移民人口急速增長「對醫療護理和可負擔房屋造成壓力」,明言「作為負責管理移民的聯邦當局,移民部政策制定者必須了解人口增長和住房供應之間的失調,以及永久和臨時移民如何影響人口增長。」
報告連當局在制定接收移民目標時,需要負責任地考慮的問題也清楚指出,所以除非根本沒有看報告(那又是另一種形式的浪費公帑),小杜政府難以推說政策不似預期。
為何拖到爆煲?
如果小杜政府有詳閱,那為什麼仍定下極高的接收移民目標?如果認為有必要定下高水平,何解不限制臨時外勞和國際學生的入境數量,以防臨時居民人口飊升?或者就住房、醫療以及各項將受到影響的公共服務,跟各省府商討,並增加撥款以防爆煲?
對於政府在制定移民目標時忽視警告,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沒正面回應,卻說移民「是巨大的經濟實力,是我國經濟成長的真正動力。」
可以肯定的是,移民對經濟和長遠人口結構有貢獻,但把接收移民等同帶動經濟,卻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接收人數非越多越好
加拿大人口於1990至2022年間,增長40.6% ,超過了大多數高度已開發國家;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加國的人均國內生產卻見落後。自2011年以來,加拿大的GDP成長速度與美國持平,並領先其他G7成員國。然而,考慮到加國的人口成長也快於其他成員國,其經濟表現並不理想。
由我國3位經濟學者所撰寫、去年6月發表的論文《加拿大移民水準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Canadian Immigration Levels)中,回顧過去數十年的經濟數據,沒發現任何跡象顯示移民是經濟補品,甚至指政策制定者得出「如果一些移民對經濟有利,那麼越多越好」的結論是錯誤的。
加拿大是移民國家,移民政策對社會結構和經濟發展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小杜政府搞到民眾叫苦不迭,兼拖累自身聲望,損民不利己,正反映出糟糕的移民政策對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文:獨立時事評論員廖長仁
---------------------------------------------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