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197
最大页数: 32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9909, 7309655, 7309646, 7309557, 7308915, 7308512, 7307387, 7308049, 7307373, 730736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1

便秘飲食|飲黑咖啡易排便?檸水可清腸胃?拆解10大人氣通便飲品功效

便秘吃甚麼,喝甚麼好?每天一杯黑咖啡有助排便?韓星也推介的檸水清腸胃方法真的有效?有營養師拆解網絡10大人氣通便飲品的功效,並教最佳飲用方法。

便秘飲食|10大人氣通便飲品排名 第1位非蔬果汁

營養師高敏敏在Facebook專頁撰文,列出了10種在網絡上最熱門的通便飲品,並講解其優缺點,分析是否真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點擊看10種人氣通便飲品排行榜:

網絡人氣通便飲品排名
網絡人氣通便飲品排名
10. 乳酸飲品
10. 乳酸飲品
9. 蔬果汁
9. 蔬果汁
8. 檸檬水
8. 檸檬水
7. 花茶
7. 花茶
6. 鮮奶
6. 鮮奶
5. 黑咖啡
5. 黑咖啡
4. 水果醋
4. 水果醋
3. 無糖綠茶
3. 無糖綠茶
2.  高纖豆漿
2. 高纖豆漿
1. 乳酪/乳酪飲品
1. 乳酪/乳酪飲品

解構10大人氣通便飲品功效 排第一最有效?

雖然以上飲品深受網民歡迎,但不代表它們的效果名副其實。高敏敏講解每款飲品的通便原理,發現有些不只有助排便,亦有益健康;不過,亦有些飲品會導致腹瀉。另外,她也教導大家如何飲用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

10大網絡人氣通便飲品
10大網絡人氣通便飲品
10. 乳酸飲品
10. 乳酸飲品
可刺激腸道蠕動,但應注意糖分含量
可刺激腸道蠕動,但應注意糖分含量
9. 蔬果汁
9. 蔬果汁
含大量膳食纖維,但應連皮一起榨汁
含大量膳食纖維,但應連皮一起榨汁
8. 檸檬水
8. 檸檬水
含維他命C及有機酸
含維他命C及有機酸
7. 花茶
7. 花茶
花茶常加入決明子,有助腸胃蠕動及有抑菌功效
花茶常加入決明子,有助腸胃蠕動及有抑菌功效
6. 鮮奶
6. 鮮奶
小心乳糖不耐症
小心乳糖不耐症
5. 黑咖啡
5. 黑咖啡
含咖啡因可刺激交感神經助排便,但過量攝取可致反效果
含咖啡因可刺激交感神經助排便,但過量攝取可致反效果
4. 水果醋
4. 水果醋
含有機酸可促進新陳代謝,但應注意含糖量
含有機酸可促進新陳代謝,但應注意含糖量
3. 無糖綠茶
3. 無糖綠茶
含茶多酚及大量水分,注意不應以茶代水
含茶多酚及大量水分,注意不應以茶代水
2.  高纖豆漿
2. 高纖豆漿
含豐富膳食纖維,但易脹氣者注意飲用
含豐富膳食纖維,但易脹氣者注意飲用
1. 乳酪/乳酪飲品
1. 乳酪/乳酪飲品
含大量益生菌助消化
含大量益生菌助消化

檸檬水:清腸胃功效好 韓星也推介

高敏敏表示,檸檬水是夏季熱門飲品,連韓星宋慧喬也推介「檸檬水清腸法」,故此人氣甚高。

  • 好處:含「有機酸」及維他命C。有有機酸刺激腸道蠕動,而維他命C則把水分吸入結腸,令腸道收縮。加上飲用大量水分,有助達到溫和又清爽的通便效果。

無糖綠茶、黑咖啡:含咖啡因飲品提神又通便

很多人每天早上必喝一杯提神咖啡,咖啡及茶這類咖啡因飲品除了提神,並有助排便。

  • 黑咖啡好處:咖啡因可刺激交感神經,有助排便。
  • 無糖綠茶好處:綠茶含有茶多酚及大量水分,有助刺激消化道蠕動,令排便順暢。
  • 飲用建議:喝咖啡後一定要多喝水,也不能以茶代水。因為咖啡因攝取過多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反致排便更不順利。

【同場加映】咖啡因攝取過量8大症狀

咖啡因攝取過量8大症狀
咖啡因攝取過量8大症狀
焦慮焦躁
焦慮焦躁
咖啡可致情況更嚴重
咖啡可致情況更嚴重
越喝越累
越喝越累
失眠
失眠
胃痛
胃痛
頻尿
頻尿
腹瀉
腹瀉

花草茶:1種抑菌食材最有效

那麼花草茶的通便效果和綠茶一樣嗎?她指出,花草茶的通便功效其實主要來自水分,以及一種經常會使用的食材「決明子」。

  • 好處:決明子含有「蔥醌」,不僅能刺激腸胃蠕動,還有抑菌效果;再加上大量水分,自然可以有助排泄。

乳酪、乳酸飲品:有益腸臟助排宿便 但要小心1種成分

乳酪位居人氣榜首,與乳酸飲品一樣,富含益生菌或乳酸菌。高敏敏表示,益生菌不只有助排便,更有益腸道。

  • 好處:益生菌能維持腸道中的菌群平衡,刺激腸道蠕動;乳酸菌幫助排便順暢,促進腸道健康。
  • 飲用建議:要注意乳酸飲品的糖分會否過多,選擇無糖乳酪會更健康,攝取過多糖分容易令肚腩變大。

【同場加映】營養師教3招辨別乳酪是否含益生菌

3個步驟分辨乳酪有沒有益生菌
3個步驟分辨乳酪有沒有益生菌
要標明「活性」、「live and active cultures」等字眼
要標明「活性」、「live and active cultures」等字眼
留意食物標籤
留意食物標籤
是否除了兩款發酵菌之外,還添加了其他的益生菌
是否除了兩款發酵菌之外,還添加了其他的益生菌
留意食物標籤上的字眼
留意食物標籤上的字眼
要標明「益生菌」、「Probiotics」等字眼
要標明「益生菌」、「Probiotics」等字眼
沒有「益生菌」、「Probiotics」字眼就未必含有嗎?
沒有「益生菌」、「Probiotics」字眼就未必含有嗎?
注意歐洲出產的不能標示
注意歐洲出產的不能標示

 

蔬果汁及果醋:製作方法可影響效果

同樣是由蔬果製成的蔬果汁和水果醋,兩者一樣深受追棒,但高敏敏指出,它們的通便原理並不相同,且製法也會影響其效果。

水果醋

  • 好處:藉有機酸促進新陳代謝,夏天飲用有清涼消暑及開胃作用。
  • 飲用建議:由水果自然發酵的醋才較健康,並要注意糖分的攝取量。

蔬果汁

  • 好處:含大量膳食纖維,有助促進排便。
  • 飲用建議:連皮一起榨汁,才能更好地保留纖維,因此不要去除較粗的果皮或蔬菜梗。

【同場加映】高纖蔬果排行榜

高纖蔬菜排行榜
高纖蔬菜排行榜
三色椒
三色椒
高纖蔬菜第八名:紅莧菜
高纖蔬菜第八名:紅莧菜
高纖蔬菜第七名:西蘭花
高纖蔬菜第七名:西蘭花
高纖蔬菜第六名:菠菜
高纖蔬菜第六名:菠菜
 高纖蔬菜第五名:番薯葉
高纖蔬菜第五名:番薯葉
高纖蔬菜第四名:苦瓜
高纖蔬菜第四名:苦瓜
高纖蔬菜第三名:秋葵
高纖蔬菜第三名:秋葵
高纖蔬菜第二名:冬菇
高纖蔬菜第二名:冬菇
高纖蔬菜第一名:牛蒡
高纖蔬菜第一名:牛蒡

牛奶:喝後立刻有便意非好事 1種植物奶更通便

不少人喝鮮奶或進食乳製品後,都要馬上去廁所,但這可能與通便無關。她指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牛奶,不如喝1種植物奶,更能夠幫助腸道蠕動。

  • 有乳糖不耐症人士,無法完全消化乳糖,喝鮮奶後消化道受刺激,就會出現排氣、腹瀉的症狀。

豆漿:1類人要少喝

  • 好處:含豐富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更可選擇有額外添加纖維的高纖豆漿。
  • 飲用建議:易脹氣人士要減少攝取量。

【同場加映】破解喝豆漿7大迷思

拆解喝豆漿迷思
拆解喝豆漿迷思
1.喝豆漿可令胸部變大?
1.喝豆漿可令胸部變大?
不正確!
不正確!
2.小孩喝豆漿會性早熟?
2.小孩喝豆漿會性早熟?
不正確!
不正確!
大豆異黃酮不是真正的雌激素
大豆異黃酮不是真正的雌激素
發揮類雌激素效果,但不強烈
發揮類雌激素效果,但不強烈
不會影響胸部發育或致性早熟
不會影響胸部發育或致性早熟
大豆異黃酮功效
大豆異黃酮功效
3.痛風能喝豆漿嗎?
3.痛風能喝豆漿嗎?
可以,但要注意濃度
可以,但要注意濃度
大豆含有嘌呤
大豆含有嘌呤
但豆漿嘌呤含量低
但豆漿嘌呤含量低
痛風人士飲用建議
痛風人士飲用建議
4.喝豆漿可以補鈣嗎?
4.喝豆漿可以補鈣嗎?
可以,但含量不高
可以,但含量不高
未經過濾豆漿含鈣量
未經過濾豆漿含鈣量
過濾後豆漿含鈣量
過濾後豆漿含鈣量
加入其他食材製作豆漿令營養更多元
加入其他食材製作豆漿令營養更多元
芝麻:提升預防骨質疏鬆或增加骨密度的效果
芝麻:提升預防骨質疏鬆或增加骨密度的效果
花生:提升預防骨質疏鬆或增加骨密度的效果
花生:提升預防骨質疏鬆或增加骨密度的效果
菜葉:提升預防骨質疏鬆或增加骨密度的效果
菜葉:提升預防骨質疏鬆或增加骨密度的效果
增加抗氧化物質和微量元素:紅棗
增加抗氧化物質和微量元素:紅棗
增加抗氧化物質和微量元素:杞子
增加抗氧化物質和微量元素:杞子
5.豆漿和雞蛋相剋?
5.豆漿和雞蛋相剋?
不正確!
不正確!
大豆蘊含的胰蛋白酶抑製劑會影響蛋白質吸收?
大豆蘊含的胰蛋白酶抑製劑會影響蛋白質吸收?
但身體另有其他消化酶
但身體另有其他消化酶
6.喝豆漿不能加紅糖?
6.喝豆漿不能加紅糖?
可以但不建議
可以但不建議
紅糖含有機酸,可令蛋白質變性
紅糖含有機酸,可令蛋白質變性
影響蛋白質吸收及增加糖攝取量
影響蛋白質吸收及增加糖攝取量
破壞營養價值及口感
破壞營養價值及口感
7.可以喝生豆漿嗎?
7.可以喝生豆漿嗎?
不可以!
不可以!
可導致食物中毒
可導致食物中毒
含大豆皂苷可致腹瀉,須徹底煮熟才可分解
含大豆皂苷可致腹瀉,須徹底煮熟才可分解
加熱至100°C以上,並持續沸騰至少5分鐘
加熱至100°C以上,並持續沸騰至少5分鐘
注意假沸騰現象
注意假沸騰現象

 

高敏敏補充,要保持腸道健康,單喝這些通便飲品並不足夠。她提醒,每天須飲用充足水分,以及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和好油脂,再配合良好運動習慣和睡眠時間,方能長久。

T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