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警察都自身難保 我們能安全生活嗎?

【吉米言法】9月23日卑詩省高貴林市中心的一座公寓內發生槍擊案件,導致楓樹嶺皇家騎警警員 Rick O’Brien 死亡,另有兩名警員受傷。25歲的男性嫌犯是警方熟悉人員,也在槍戰過程中受傷,現已被謀殺罪起訴。

我們在哀悼警員受難的同時,也要反思社會治安的挑戰:如果連警察都自身難保,那談何公共安全呢?

參考加拿大統計局《卑詩省的犯罪嚴重程度指數,加權破案率、以及警察服務》的同比統計報告,卑詩的犯罪嚴重程度指數從2017年的87.14低點,6年來一路攀升,其中2020年以及2021年有所回落,但是2022年又有顯著的反彈,達到100.37點,幾乎要回到2019年104.28的近12年的最高點。這一走勢既適用於暴力犯罪嚴重程度指數、又適用於非暴力犯罪嚴重程度指數。

我們在執法以及司法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有一種救贖的美好意願,希望罪犯能夠通過悔改,重新成為社會守法之人。我稱之為「米里爾主教」情節。

根據筆者過去所做關於恢復性司法的調研,悔改確實可以成就「尚萬強」(又稱冉阿讓 ,Jean Valjean) 這樣的小說人物,但是並非所有的罪犯都希望通過努力悔改而重獲自由。

比方,對於加拿大的青少年罪犯來說,處罰一共也就是幾個月的限制自由,每天吃吃喝喝就好,何苦通過學習,反思,悔過會來爭取提前出獄的機會呢?

撰寫過《恢復性司法、說辭還是現實? 與英國青少年罪犯的會議》的社會學家Stahlkopf博士也表示,「理論與實踐之間總是存在差距。 我在日常實踐中研究了恢復性司法的說辭與恢復性實踐之間的差距... ...英國的恢復性實踐的特點是說辭多於現實。」

然而我們的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總喜歡通過扮演無辜的東郭先生來修飾他們的綠茶心,教條式地用犯罪嫌疑人的社會處境,階層地位來合理化濫用悔改救贖的機會,用冠冕堂皇的說教來掩飾政治人物試圖花最小成本來維持社會秩序的目的。

這種抓了放,放了抓的旋轉門模式,其實是一種司法的流產,叫放過壞人,即實證中的第二類錯誤。

法治發達國家在流程正義方面的發展,一直試圖杜絕亂抓無辜。考慮到實證中第一類和第二類錯誤成反比,當錯抓了好人的錯誤被杜絕,放過壞人的錯誤必然高升。

當好人壞人都不抓,司法成為了沒有副作用的安慰劑。政治宣傳的重點在司法的無毒,而百姓的切身感受則是司法和執法的無能。我們錯在把沒有副作用當作公正,所謂個人不受政府迫害即是公平。

現在諷刺的是,罪犯在監獄裡感到舒適,在社區覺得自在,可是公眾卻在社會和社區中感到不安。

當獵人放下了獵槍,學著牧羊,只有籠子裡和籠子外的狼會覺得特別安逸。

撰文:吉米言 (卑詩公益法律服務社團 Access Pro Bono Society of BC 的資訊官)

v01

加拿大星島WhatsApp報料熱線:(437)428-9394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有聲新聞】星島A1中文電台 晨早新聞專輯

溫哥華機場「㨘招牌」 推多項新招確保冬假不再排長龍

【派對達人】青年趕去派對 飆車時速達199公里

大多區住宅銷量11月下滑 專家預測明年銀行降息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