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濃專欄】也是英華
一齣紀錄片由眾口讚揚到群相擲石,也不過在朝夕之間。自決定暫時停映後,報上多了比較冷靜客觀的評說,無須我多言。但覺得這件事是極好的一課,值得許多人(包括我)從中學習。
說到英華書院,倒是跟我有相當關係,因為內子正是英華舊生。不止這樣,她母親(我的岳母)也曾就讀英華。
我初會內子,當日她穿的正是英華校褸。
移民溫哥華後,她跟當年同學不時聚會,我做司機,也成座上客。因此我也知道當年她們校長和老師的佚事。她們那一屆最為人知的同學是李清詞牧師,她是中華基督教會在香港第一位接受按立的女牧師,時為1966年。
最近內子一位同學的女兒,WhatSapp了一張黑白舊照來,是她母親學校旅行時所攝。照片中一群初中女生在山澗邊合影,我估計是當年熱門旅行地荃灣三疊潭。好幾個女生都梳孖辮,看來當年流行。我一眼便認出內子,她認出其中幾位同學包括李清詞。
近日在整理舊文件,無意中發現一張手製感謝卡,竟是英華同學所贈,感謝我接受她們的訪問,具名者是中一同學江嘉盈、黃靜賢、朱樂然、梁敏琪,時為2006年3月11日。整件事我已忘記,只覺得這班小女孩不簡單。算一算經過17年,她們應該都在服務社會了。
如果不是發生影片事故,看到這張卡,大概我會把它跟其他與讀者交往的信件、卡片、照片再放箱子裡,不會仔細看。而那張珍貴的舊照也不會傳過來。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