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流行在2023年會結束嗎? 專家分析病毒發展趨勢

【星島綜合報道】隨著邁入2023年,不少加拿大國民的新年願望都是希望新冠疫情在2023年消退。不過,有專家認為,政府當局若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將新冠病毒明確列為風土病,該做法仍言之過早,並非明智之舉。
全國大多數實施的新冠防疫措施已經完全解除,但醫學專家擔心新冠病毒在不斷變種,國民對於新冠病毒的態度和防疫行為已開始鬆懈。渥太華大學副教授兼流行病學家迪爾南丹(Raywat Deonandan)表示,新冠病毒對加拿大國民的健康,以及全國醫療保健系統產生重大影響,醫學界仍有許多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需要學習。
甚麼是風土病?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說法,風土病亦稱為地方性病毒,是指某一地理區域內人群中,該種疾病或傳染源持續存在,或普遍流行。迪爾南丹則說,將一種病毒列為「風土病」,並非科學在上成功治愈,而是更政治化的定義。
傳染病學家博克緒(Isaac Bogoch)對此表示認同,他說:「官方將一種病毒指定為國家的風土病,其實並不完全科學。很多是基於政治、觀念,不同的地方可能會有不同的定義。我不知道我們將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定義一種病毒,但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把頭埋進沙子,而忽視病毒的存在。」
實際上,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在2021年底席捲全球及加拿大,加拿大國民在2022年廣泛感染,因新冠病毒死亡人數已數以萬計。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Theresa Tam)在日前表示,加拿大有15%的國民自我報告稱,感染新冠後出現長期徵狀。她說:「雖然感染新冠後的長期風險仍然未知,但感染該病毒的國民眾多,83%的國民接種了新冠疫苗,為免疫力增加了保護。」
博克緒則對此表示,抵禦新冠病毒免疫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新冠病毒會繼續變異,「我們不完全確定是否會出現另一種變體,這可能會破壞我們的疫苗保護,過分自信認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該做法是不明智的。」
現時有關新冠病毒的數據是否可靠?
世衛組織官員一直在敦促各國加強對新冠病毒的跟踪、檢測和測序。
迪爾南丹說,提供有關病毒在人群中的變化走勢,收集數據及檢測是應對病毒的關鍵,包括是否繼續處於緊急狀態。隨著加拿大與很多國家逐步採用快速檢測,並沒有追蹤每個人的感染情況,這意味著跟踪和了解病毒影響的數據較少。
博克緒亦認為,全球各地正減少對新冠病毒的數據收集,「隨著收集的數據越少,難以知道該病毒如何發展,最終僅會傷害到大家。」
宣布新冠大流行成為風土病會怎麼樣?
醫學教授蘇利斯(Sulis)說,若新冠病毒被列為風土病,有可能會給公眾傳達錯誤訊息,認為該病毒不再是公共衛生問題,某程度上認為戰勝了這種病毒,「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風土病仍然需要政策,仍然需要結構化的應對措施。」
迪爾南丹也對此感到擔憂,認為若將新冠病毒列為風土病,代表著當局對該病毒投降,實際上能做些措施來降低感染數字。
2023年新冠病毒將如何影響加拿大及全世界?
聯邦衛生部表示,可用的基因測序數據顯示,新冠病毒逃避變異持續增加,特別是BQ.1和BQ1.1,此前主導地位的BA.5譜系變異正在下降,衛生部發言人麥迪遜(Anna Maddison)說:「隨著這些變異病毒在加拿大的日益突出,我們可以看到加拿大感染人數和住院人數的下降速度開始放緩,並達到更高的水平。」
另外,美國傳染病醫生甘地(Monica Gandhi)擔心,中國日前宣布放棄清零政策,數百萬人突然接觸新冠病毒,非常擔心中國的染疫情況,以及引發更多變種,對全球造成影響。她說:「當新冠病毒在很多人之間快速傳播,確實會出現變種,而且實際上,或會出現來自中國的新變種。」
迪爾南丹指出,中國爆發的疫情,意味著世界上約10%的人口首次接觸新冠病毒,可能對一些自主防疫國家帶來新的挑戰。
博克緒最後補充說,未來仍存在不確定性,病毒確實不斷變異。不幸的是,新冠病毒有可能出現更有害的變種。
V2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