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陶傑-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9%99%b6%e5%82%9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22
最大页数: 1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38375, 7331364, 7331363, 7324863, 7324862, 7319890, 7319891, 7311198, 7311197, 7304268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24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0

【陶傑專欄】日本熊災

  日本爆發「熊災」:熊隻不但在山野鄉郊出沒,甚至闖入學校和市區,連東京也淪陷,至今死亡人數達13人,引發恐慌,所謂「防熊用品」如鈴鐺、口哨和驅趕噴霧一時供不應求。

  經此「熊災」,熊這種野獸長期經卡通產品改造的「萌物」形象一夜崩塌,而長期遭邊緣化的獵人之職業再度回歸。

  應對這場熊災,曝露了日本的城鄉和世代差異的深層問題。首先獵人早已是青黃不接,業內多的是年紀偏長者,而且收入微薄,據報有地方政府出價,一次獵熊行動只有報酬400港幣。

  獵熊本來合法,可以控制熊隻數量,保證其野外生存環境與人類井水不犯河水。但動物保護主義興起,年輕人普遍湧入城市工作,接受「現代思想」之教育,打獵被視為不人道,獵人之職業漸遭歧視,獵熊更淪為野蠻風俗。此所以地方政府決心以獵槍應對熊災之際,依然有許多人抗議,質問為何不能使用麻醉槍。

  因為現實是解決問題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時間金錢。許多地方政府人力匱乏,入不敷支,設備落後,甚至完全沒有相關經驗。職業的獵人已買少見少,而配備麻醉槍還需要額外的資源,關鍵是,熊出沒的時間和地點不可控制。

  而恐懼和抗議的人是同一類,生活在大城市,受教育程度高,崇尚環保和動物保護,在動物園看見熊會大呼「好可愛」。這些人沒有野外生存經驗,也不會了解獵人的工作方式和面對野獸的心理。有能力捕捉熊的人,與要求保護熊的人,從年齡世代、經濟地位、教育程度到價值觀,彼此隔閡甚深。而此一隔閡,不止日本,而是全球普遍現象。

  據報北海道已有人率先提議「以吃制害」,推出熊肉料理,若保命和賺錢可以兼得,人類是不會客氣的。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即時召回】亞馬遜熱賣手電筒兼激光筆 可能致永久性眼傷

重啟關係!加拿大和印度將啟動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新Costco開業居民不滿大塞車 市長倡設「本地專線」促省府助解決

日本共同社:香港政府暫停與日本駐港總領館官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