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經濟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7%b6%93%e6%bf%9f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316
最大页数: 232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35428, 7335412, 7335368, 7335346, 7335349, 7335317, 7335312, 7335276, 7335252, 733524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8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8

自然與城市如何共存?十如山水哲學與利園城市更新|梁偉聰

近年ESG(環境、社會與管治)曾在全球資本市場掀起熱潮,吸引大量資金湧入相關基金與項目。然而,隨着國際政治氣候變化,ESG熱度亦由高峰回落至更審慎的狀態。即使如此,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依然是人類無法迴避的課題。在資本趨於理性之際,仍有不少企業與個體堅持信念,默默耕耘,持續探索永續之道。

廢棄工廠變可持續發展示範場

早前筆者有幸前往桂林十如,參與一場別開生面的「十如對話」,親身感受企業如何在工業環境中實踐ESG理念。據溢達集團項目管理部總監師楊分享,十如原為一座廢棄工廠,經重新規劃與改建,如今蛻變為佔地逾五十萬平方呎的工作場所,並融入節水系統、能源管理及循環再用設計,成為集團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場。

早前筆者有幸前往桂林十如,參與一場別開生面的「十如對話」。
早前筆者有幸前往桂林十如,參與一場別開生面的「十如對話」。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十如的空間設計與桂林山水之間的和諧共鳴。建築沒有喧賓奪主,而是靜靜融入自然景致之中,絲毫不見人工建築物的突兀。置身其中,彷彿山水與空間彼此成就,共構出一種靜謐而有力的美學語境,令人難以想像它昔日是一座廢棄工廠。

與其稱十如為工廠,不如說它是一個大型展覽空間,呈現溢達近47年在紡織工藝與技術上的積累,並以更前瞻的方式展示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本屆「十如對話」以「天地人與:謀永衡之道,築未來之基」為主題。溢達集團副董事長楊敏賢在開場致詞中指出,面對工業文明對大自然的持續影響,「天地人和」不是口號,而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必答題。她強調,十如不僅是會議的舉辦地,更是探索自然與工業共生的實驗場。

利希慎孫女、希慎興業執行主席利蘊蓮亦有出席今次「十如對話」。利蘊蓮長年活躍於國際金融及企業管治領域,現時除領導希慎外,亦出任多間大型機構的董事,長期關注企業可持續發展及城市空間的更新方向。

利園八期為起點 變文化內涵社區

她在演講中分享希慎於銅鑼灣利園區的長線規劃,當中以利園八期項目為起點,期望將傳統商業區逐步轉化為融合綠化空間、文化藝術及永續建築的城市生態圈。她特別提到,未來會在利園區加入更多綠化及公共空間,並期望以不同形式重現利舞臺戲院的文化角色,令銅鑼灣不只是一個購物地標,而是一個兼具生活質素與文化內涵的社區。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滙珩資本主管合夥人梁頴宇及行競科技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洪裕鈞,亦從CEO視角,討論ESG在企業長期價值中的角色。總結而言,ESG正逐漸從「道德選擇」走向「企業韌性的指標」。在環境、社會與管治方面表現出色的企業,往往能在市場波動中展現更強抗壓能力,也更容易獲得長線資金青睞與支持。

問題的核心在於:企業如何在不以「短期最大利潤」為唯一目標的前提下,仍能吸引長線資本,並實現更具可持續性的回報?要做到這點,一方面需要資本市場的耐性,另一方面需要企業的堅定信念。

梁偉聰

企業傳訊及財經公關顧問

LinkedIn: https://bit.ly/3ClurwJ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wcken/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恒指瀉454點 滙控友邦領跌 宏橋配股挫6% 專家料下試25600點|港股收市

學者料香港金融迎10年國策戰略機遇期 復星郭廣昌:中國企業打不死|中國經濟論壇2025

金管局據報頻繁致電銀行 了解向小開發商融資意願 金管局不評論

小米第三季經調整多賺81%勝預期 本周完成35萬輛車交付目標 盧偉冰:明年毛利率料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