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壞消息】加拿大花錢速度太快 惠譽警告可能調降信用評級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最新預算案可能不單止會增加家庭的稅項開支。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警告稱,加拿大的主權信用評級面臨下調的風險。
據Better Dwelling網站報道指,評級下調的原因,是本國持續的巨額赤字以及缺乏可行的財政復蘇路徑。若信用評級下調,將對投資者構成警訊,令信心削弱,並推高包括政府和家庭在內的整個經濟體的借貸成本,按揭也將受到影響。
主權信用評級影響
主權信用評級是評估一個國家的償債能力,它們基於財政、經濟和政治因素——任何可能危及償債的情況,包括從延遲付款到徹底違約,為投資者提供風險指引。
各國的評級由AAA(最高)至D(違約)不等。評級越高顯示風險越低,越能吸引投資者,進而降低借貸成本。評級降等則意味著風險增加,從而推高借貸成本。
信用評級也會產生連鎖效應。當一個國家的主權評級下降時,整個金融體系的借貸成本都會上升——從省、市到企業和家庭。而一個國家被視為風險較高時,其發行的貨幣也會被視為風險較高——所有以該貨幣計價的商品和服務,包括勞動成本,都會受到影響。
加拿大經濟復蘇遙遙無期
惠譽於7月份確認了加拿大AA+(另有說法為AAA)的信用評級,意味著其財務狀況穩健——但未達頂級。根據最新報告,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報告指出,即使加拿大財政收入有所改善,「財政政策仍保持擴張性」。換言之,渥太華的財政收入雖然增加了,但支出速度更快。
卡尼政府計劃在5年內累計赤字3,200億元,使淨債務在4年內從1.48兆元增至1.80兆元(2029-2030財年)。
就在卡尼政府宣布增加借貸負擔之際,本周四,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評級將加拿大的信用評級從AA+(另有說法為AAA)下調至「AA」,原因是「持續的財政擴張和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削弱了其信用狀況」。該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也警告稱,加拿大不斷增加的借貸可能會「在中期內加劇評級壓力」——換言之,這將推高不斷增長的聯邦債務的利率。
惠譽列出了3個核心擔憂:
1. 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是疫情前平均的兩倍。
2. 預計到2026年,加拿大政府總債務將達到GDP的111%,遠高於同級國家的45%的中位數。
3. 財政無重返正軌的路徑。
第三點是關鍵所在。危機期間的臨時借貸在所難免。然而,當赤字持續存在,而開支預測不斷上升,且無法恢復平衡時,便會被視為結構性問題。
● 相關新聞:卡尼「打包式」處理75項修法 包括一萬元現金交付列違法
● 相關新聞:加拿大正陷於AAA評級保衛戰 捍衛頂級俱樂部成員地位
惠譽的報告發出警告:「加拿大缺乏明確的財政錨,2025年政府財政政策仍將保持擴張性。」
加拿大在整個2020年代一直都倚賴危機式預算,而最新的預算對未來前景的預測也十分黯淡。加拿大要麼財政狀況遠不如表面看起來那麼穩定,要麼就是政策制定者過度倚賴危機敘事進行大肆採購。
信用評級下調或將推高房貸
信用評等從AA+(另有說法為AAA)降至AA雖然不會是一場災難,卻可能是災難的開端——或稱之為「災難的前奏」。其影響取決於投資者的反應,但類似的降級通常會使政府借貸成本上升5至25個基點(bps),尤以長期債務為甚。對於加拿大1.3兆加元的聯邦總債務而言,利率上升20個基點,意味著每年利息支出將增加26億元——相當於溫哥華市全部預算的規模。
這個影響並不只限於渥太華。加拿大政府公債是全國的基準,隨著聯邦債券殖利率上升,各省、市政當局、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也會隨之增加。這其中就包括與債券殖利率同步波動的固定期限按揭。
而投資者信心本已動搖,對加幣資產的需求減弱,資本外流推高了殖利率,降級只會加劇這些挑戰,令吸引資本變得更加困難。
圖:加通社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