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加國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5%8a%a0%e5%9c%8b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801
最大页数: 281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7776, 7327619, 7327659, 7327649, 7327569, 7327549, 7327476, 7327478, 7327469, 732745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10

美國紐約市今日選市長 曼達尼對決科莫

 【星島綜合報道】美國紐約市今日(4日,星期二)正舉行市長選舉,選民將投下關鍵一票,決定誰將領導全美最大城市。投票在今晚9時結束。

其中,以獨立身分參選的前紐約州州長科莫(Andrew Cuomo),在曼哈頓投票後表示,對投票率以及自己的選情感到樂觀。美國總統特朗普,前一日公開呼籲選民「必須」投票給科莫,科莫回應說特朗普並非支持他,只是反對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當選。

代表民主黨出選的州眾議員佐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Zohran Mamdani)在妻子陪同下到皇后區一個票站投票。曼達尼說,紐約需要一個能夠為市民挺身而出的市長,而不是一個為了自身利益而犧牲市民的領袖。他回應特朗普的言論時表示,總統的言論不一定等於國家法律,會以應有態度來看待。

至於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他以創立「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s)巡邏組聞名。他在三名主要候選人當中支持度最低,約為兩成四。

若曼達尼勝出,他將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及數十年來最年輕的領袖,同時令其民主社會主義理念獲得全國矚目。相反,若科莫逆轉勝出,則意味這位曾因性騷擾醜聞辭職的前州長在四年後成功政治復出。

三方對決 各自盤算

曼達尼與科莫分別於皇后區與曼哈頓投票,斯利瓦則提前完成投票。總統特朗普及共和黨猛烈抨擊曼達尼,指他代表民主黨的激進新路線。特朗普甚至威脅,若曼達尼勝出,將「接管紐約」,並揚言拘捕及驅逐這位出生於烏干達、現為美國公民的議員。特朗普稱曼達尼的勝利將為城市帶來「災難」,並呼籲共和黨選民集中票源支持前州長科莫。

曼達尼主打民生 科莫倚重中間派

34歲的曼達尼主打「減低生活成本」及「公平經濟」等議題,成功動員進步派選民。今次大選,他獲得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及眾議員奧加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等重量級進步派力撐,並提出多項民生措施,包括向富裕階層加稅,以資助免費巴士服務、全民托兒計劃,以及凍結約100萬個租金管制單位的租金。

然而,他過去對警隊及以色列政府在加沙行動的尖銳批評,引起部分中間派及猶太社群不安。部分民主黨高層對其態度保留,未公開支持。

相對地,67歲的科莫則寄望吸納中間及保守派選票。他獲得前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背書,後者更捐出150萬美元予支持科莫的政治行動委員會。科莫強調自己行政經驗豐富,能穩定市政體系,並爭取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退選後的支持者,包括非裔與正統猶太選民。

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則以「重振治安」為主調,盼憑強硬立場吸引不願支持左翼或科莫的選民,但在民主黨長期壟斷的紐約市,其勝算極低。

科莫背負醜聞陰影

科莫2021年因被多名女性指控性騷擾而辭去州長職務。當年州檢察官報告指出,他曾對至少11名女性有不當身體接觸、調情及言語暗示,其中一人更報警指控他非禮胸部。雖然檢方最終不予起訴,但事件重創其政治生涯。

科莫最初承認部分行為「未符時代標準」,其後態度強硬,反指控者為政治對手所策劃,並稱自己遭「政治清算」。

今次市長選舉採傳統「多數票當選」制度,不再使用排名投票。分析認為,曼達尼若當選,將象徵美國大城市政治光譜持續左傾;若科莫重登舞台,則意味中間路線與政治復辟仍具民意基礎。 

(圖:美聯社)T15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聯邦預算】卡尼政府擬添海關騎警各千人 新成立金融犯罪調查局

已入獄三星期 法前總統薩爾科齊上訴期間暫獲釋 稱坐牢使人筋疲力盡

百達翡麗名貴腕錶 1.37億元售出

梵蒂岡調查衛兵遊客爭執 堅稱不涉及反猶太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