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焦點
传入的 cat_slugs: %e7%84%a6%e9%bb%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979
最大页数: 79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0460, 7320472, 7320456, 7320448, 7320438, 7320395, 7320374, 7319819, 7319718, 7319662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2

卡尼會晤習近平40分鐘   雙邊貿易困局無進展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總理卡尼週五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獲邀訪問中國,但在長期困擾雙邊關係的貿易問題上並未取得進展。

儘管如此,卡尼仍表示對會談結果「非常滿意」。他對記者說:「我們現在處於關係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為加拿大的家庭、企業與工人創造了機會,也為解決當前問題鋪平了道路」。

兩人於當地時間週五下午在南韓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舉行了約 40 分鐘的會談。

目前,加拿大油菜籽、海鮮與豬肉出口商正面臨中國的高額報復性關稅,這是對加拿大去年對中國電動車、電池等商品徵收 100% 關稅的回應。

中國駐渥太華大使近期表示,只要加拿大取消對電動車的關稅,北京就會撤銷相關報復性稅項。

卡尼在會晤後表示,他已接受習近平的訪華邀請,但未透露具體時間。他預計將於明年中國主辦 APEC 峰會時前往。上一次加拿大總理訪問中國是在 2017 年,那也是兩國領導人上次正式會面。

週五晚間,卡尼沒有回答有關會談是否改變兩國貿易關係的問題。

在會談開始時,卡尼簡短致詞,讚揚雙方近幾個月來的建設性互動。他對習說:「疏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是實現以人民為中心增長的途徑,正如您所倡導的那樣。」

而習近平方面的官方聲明則表示,兩國「應對彼此建立客觀理性的認知,以長遠共同利益為指導推進雙邊關係」,並同意恢復在多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但未具體說明範圍。

根據總理辦公室的聲明,兩位領導人已指示官員「迅速處理未解決的貿易問題與摩擦」,並提到雙方討論了包括油菜籽、海鮮與電動車在內的敏感議題。

自杜魯多政府三年前在印太戰略中將中國定性為「破壞性全球力量」以來,卡尼已調整了外交語氣。如今,加拿大將中國定位為「動盪世界中的戰略夥伴」,並計劃大幅增加對非美國市場的出口。

加中關係在 2018 年急劇惡化,當時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華為高管孟晚舟,北京隨即拘留了兩名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與斯帕弗(Michael Spavor),渥太華認為這是任意拘押。

2022 年,習近平在 G20 峰會上曾當面指責時任總理杜魯多向媒體洩露會談內容。

近來,加拿大對外國干預的擔憂主導了雙邊關係。今年 1 月,一項聯邦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是最活躍於干預加拿大民主機構的國家。」報告稱北京對加拿大構成「最複雜且最活躍的網絡威脅」,包括社交媒體上的虛假訊息活動。中國否認這些指控,稱其缺乏證據並帶有歧視色彩。

雙方的正式聲明中均未提及人權或外國干預問題。

今年 4 月,卡尼曾稱中國是「加拿大面臨的最大安全威脅」,但此後語調大為轉變。他 9 月表示,加拿大可以在能源與基礎製造領域「與中國深入合作」,並稱北京「在氣候變化議題上非常真誠與積極」,因為「這是一個由工程師治理的國家」。

他仍強調,中國對本國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項目應該停止,加拿大政府也正推進一項對中國北極科研保持懷疑的外交政策,因這些研究往往具有軍事用途。

中國外交部在 10 月 17 日的聲明中表示,北京希望以「相互尊重」為基礎發展中加關係,並指出兩國「合作空間廣闊」。

儘管雙方都聲稱要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貿易體系」,但對其內涵的理解卻截然不同。

2025 年初,中國處決了四名具有加拿大國籍的罪犯,稱他們都是雙重國籍,並因毒品罪依法受審。來自卑詩省的Robert Schellenberg自 2019 年起仍在中國死刑候審。

渥太華持續參與穿越台灣海峽的聯合海軍演習,以彰顯該海域屬於國際水域——這一舉動令北京極為不滿。

外交部長阿南德表示,雖然加拿大不會終止與台灣的交流,但仍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她於週四在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上表示:「外交不是逃避艱難議題,而是能夠就加拿大的利益與價值觀進行對話。」

 

(加通社) T05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加拿大名人想讓明星妻子 「復活」 創建AI引發倫理爭議

美國最高法院審理特朗普關稅權爭議 一文看焦點

多倫多下周或迎首場降雪 為冬季拉開序幕

周二聯邦預算將公布 民調顯示國民最希望政府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