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三成加拿大人近三個月收假短訊 當局籲提防詐騙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信用評級機構 Equifax Canada 最新調查發現,每三名加拿大人中就有一人在過去三個月內收到假冒銀行、稅局或郵政機構的詐騙短訊。
假訊息冒充銀行稅局郵政 行騙手法翻新
詐騙短訊近年日益猖獗,常冒充銀行、加拿大郵政或加拿大稅務局(CRA),誘使收件人點擊連結。該連結往往含惡意網站或假冒電子轉帳平台,一旦點擊,個人資料及銀行帳戶即有被盜風險。
安省鮑曼維爾(Bowmanville)居民 Kevin Boricic 近日透過 Facebook Marketplace 售出釣魚竿,期望收取150加元款項,卻因點擊買家發來的假轉帳連結,被駭客盜走400加元。他無奈表示:「以為是收錢,沒想到錢反被轉走。」
七成半受訪者憂被駭 逾一成曾誤點假連結
調查顯示,75% 受訪者擔心個人資料被駭,13% 曾點擊可疑連結,另有 6% 已成身份盜用受害者。
詐騙訊息除短訊外,亦常透過電郵及社交媒體傳遞,內容包括「高速公路罰款通知」、「政府退稅」、「快遞提貨」或「電訊公司回贈」等。
Equifax 消費者倡導總監 Julie Kuzmic 指出,這些假訊息通常帶有緊迫語氣,催促收件人立即行動:「任何要求你立刻點擊、回覆或付款的短訊,都應視為警號。」
推全國防詐網站 呼籲三步識破陷阱
加拿大反詐騙聯盟(Canadian Anti-Scam Coalition)近日推出網站 StandAgainstScams.ca,由金融機構、電訊商及多家企業合作推廣防騙教育。
網站倡導簡單「三步防詐法」:
1 停一停、想一想 ;
2 核實真偽;
3 與親友分享警示。
Kuzmic 強調:「最有效的策略是保持警覺,層層防護。」並提醒民眾,在確認真偽前,切勿隨意點擊不明短訊連結。
政府部門不會以短訊索取資料
專家提醒,政府機構與銀行從不會以短訊要求點擊連結或提供帳戶資料。若收到此類訊息,應自行查找官方聯絡方式核實。
售出釣魚竿的Boricic 無奈表示,自己與妻子均無法工作,損失的400加元對家庭影響重大,「這筆錢對某些人也許不多,但對我們意義重大。」
(資料圖)T1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