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会|拆局:学者料有新突破 战略分歧未解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日将在韩国釜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中美元首迎来6年来首次会晤。分析认为,中美将围绕船舶港务费、关税、稀土、大豆、芬太尼等议题,形成框架性协议方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对《星岛》称,双方将达成一些原则性、意向性共识,相信会有一些新突破,元首层面的互动与沟通,能够加速双方的妥协进程。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巍认为,会面当然会带来一定的缓和,但分歧与竞争预计将很快重现。
相关新闻:中方确认“习特会”周四釜山举行 特朗普透露会晤或长达4小时








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美方持续新增系列对华限制措施。10月初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特朗普则威胁11月1日起对华商品征收额外100%关税。中美关系过去一个月紧张,上周在吉隆坡结束的第5轮中美经贸谈判,双方达成“框架协议”,为元首会谈创造条件。
相关新闻:习特会将谈及台湾议题? 特朗普:未确定
BBC报道分析,中美在稀土、芯片、大豆、芬太尼、TikTok、台湾等议题,都可能“握手”或“破裂”。大量核心议题与执行机制仍存在显著分歧,亟需中美领导人的最终决策。
核心议题存在显著分歧
清华学者孙成昊相信,中美元首韩国会晤料有新突破,美国或许会承诺采取分阶段的关税调整策略;两国可能在打击芬太尼滥用问题上加强情报交流,并在司法层面展开紧密合作;一些敏感度较低的对华技术出口,双方也存在通过对话协商寻找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但美国在科技领域对华出口管制的政策框架和方向,预计不会根本转变。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习近平将试图说服特朗普,软化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不过,孙成昊相信特朗普的表述大概率不会超越“不支持台独”。
料有限协议换取短暂平静
北京学者李巍告诉《凤凰周刊》,中美元首会晤难从根本上解决两国复杂的结构性问题,“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在关税壁垒和‘美国优先’的核心政策上始终没有松动,这也是他的初心。”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奥尔森对《联合早报》称,中美大概率只能达成“有限的交易性”协议,换取短暂平静。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间的深层次摩擦点,终将再度爆发。英国《经济学人》指出,外界普遍认为,届时若有任何协议出炉,极可能只是休战,而非全面协议,这些协议可能为特朗普明年初访华铺路。
《星岛》驻京记者杨浚源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