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加國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5%8a%a0%e5%9c%8b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776
最大页数: 27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3760, 7313734, 7313726, 7313730, 7313715, 7313716, 7313711, 7313700, 7313687, 731367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7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7

周日凌晨北美冬令時生效 專家提醒「轉時制」或增心血管風險

【星島綜合報道】北美地區將於周日(11月2日)凌晨2時進入冬令時間,居民須將時鐘撥慢一小時。不過,醫學專家提醒,這項看似例行的調整,其實對身體健康有潛在影響,包括睡眠紊亂、情緒低落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睡眠科教授Katherine Dudley博士指出,人體生理節奏(即所謂「生理時鐘」)對光線變化極為敏感。「當我們突然改變時間表,尤其是秋冬日照時間縮短時,身體需要幾天至一週重新適應,這段期間容易出現睡眠不足、專注力下降與焦慮。」

短期睡眠不足 或引發心臟負擔

據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時間調整後的數天內,急性心臟病及中風個案有輕微上升趨勢。專家解釋,時間變動令部分人入睡延遲、睡眠時數縮短,加上秋冬季節氣溫驟降與活動量減少,心血管負擔隨之增加。

Dudley博士建議民眾提前調整睡眠節奏,例如在轉時制前兩三天,每晚提早十五至二十分鐘上床,讓身體逐步適應。同時應避免深夜使用電子產品、減少咖啡因攝取,及確保臥室保持昏暗,以助穩定生理時鐘。

冬季日照減 易觸發季節性情緒低落

醫學界指出,進入冬令時間後,黃昏提前、白天日照縮短,部分人或出現「季節性情緒失調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嗜睡、暴飲暴食及工作效率下降。

臨床心理學家David Murray表示:「日光減少會令體內血清素水平下降,影響情緒穩定。建議民眾多到戶外活動、白天拉開窗簾接收自然光,或使用醫療級光療燈改善情緒。」

專家建議:建立固定睡眠節奏

加拿大睡眠協會提醒,即使時間改變,維持固定的就寢與起床時間仍是最有效的調整方法。每日早上曬太陽十五分鐘,有助大腦分泌褪黑激素,促進夜間睡眠。

專家總結,轉換時制固然無可避免,但若能及早調整作息與光照習慣,便能減少對身體與情緒的衝擊。

(圖:pexels) T15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賓頓電單車撞汽車 電單車司機受重傷

安省高級餐廳續獲米芝蓮一星殊榮 主廚公開多倫多摯愛餐廳名單

【陳鵡專欄】等病等藥等奇蹟 加拿大看病聽天由命

【小杜新戀情】杜魯多和佩芮首度公開以情侶身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