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唐河每年輸出5000億微塑膠 相當於18部汽車重量
【星島綜合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多倫多唐河(Don River)每年向安大略湖輸出約5000億粒微塑膠,總重量達 3.6萬公斤,相當於18部汽車的重量。研究人員形容結果「令人震驚」,並呼籲加強減污措施。
該經同行評審的研究於周四(23日)發表,指出唐河流域輸出的微塑膠量遠高於體積較大的塑膠廢料(約160公斤)。
研究共同作者、塑膠污染專家兼多倫多大學副教授 Chelsea Rochman 表示:「我相當震驚,因為我們的廢物管理系統其實不差,但污染水平卻與一些廢物處理不足的地區相若。」
微塑膠指比鉛筆擦還小、甚至肉眼難見的塑膠微粒,近年已在從人體血液至北極海冰等各處被發現。研究指出,這些由大型塑膠分解而成的微粒會影響魚類的生長及繁殖,亦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Rochman 指出,唐河的微塑膠主要來源包括建築用泡沫物料、汽車輪胎、塑膠顆粒及一次性塑膠製品碎片。
就體積較大的塑膠而言,膠袋及濕紙巾最為常見,各佔約兩成。她估計,僅在 Taylor-Massey Creek 一帶,就有數以萬計濕紙巾堆積於河道之中。她又指出,與今年六月另一項比較研究相比,唐河排放的大型塑膠數量遠高於芝加哥的河流。
Rochman強調,了解污染來源是「關掉水龍頭」的第一步:「我們可與相關企業合作,防止建築工地泡沫物吹走,持續改善下水道設施,並推動禁用部分一次性塑膠。」
她補充說,多倫多老化的合流式排污系統亦是污染問題的根源之一。每當暴雨導致系統超負荷,未經處理的污水便會直接排入河道與安大略湖。而當市民誤將濕紙巾沖入廁所時,暴雨期間亦可能被沖入河流。
目前,多倫多市正推行一項耗資30億加元的升級工程,以防止污水外洩入河。研究團隊在唐河流域四個地點分別於暴風雨前後取樣,發現河內塑膠量在風暴前後變化不大。Rochman 指出,這意味著若能切斷污染源,河流或能隨時間「自然淨化」。
(圖:CP24)T08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