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拟归还多件文物予加国原住民 象征和解诚意
【星岛综合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梵蒂冈近日将宣布把数十件文物归还予加拿大原住民社群,作为天主教会反思其在压制美洲原住民文化过程中角色的一项和解举措。
据悉,相关文物包括一艘因纽特皮划艇,现藏于梵蒂冈博物馆的民族学馆“世界之魂”(Anima Mundi)。该馆收藏多件由殖民时期传教士带来的原住民物品,一直引发关于文化财产归还的争议。
因教宗道歉后谈判加快
消息指,教宗方济各于2022年在梵蒂冈会见加拿大原住民领袖时,曾展示馆藏中的部分物品,包括贝珠腰带、战棍及面具等。原住民代表当时要求归还。教宗其后表示,支持在可行情况下将相关藏品逐一归还,称“若有可能作出归还或象征性举动,理应这样做。”
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团周三表示,正与原住民团体合作,把文物送回其“原属社群”。梵蒂冈及加方官员均预期,正式宣布将于数周内发表,有关文物可望于年底前运抵加拿大。据《环球邮报》报道,归还谈判已取得进展。
历史学者质疑物品是否“自愿赠送”
大部分馆藏物品于1925年由天主教传教士送往罗马,作为当年禧年活动中于梵蒂冈花园展出的展品。梵蒂冈称,这些物品是赠予教宗庇护十一世的“礼物”,以彰显教会的全球影响及传教事业。然而,学者与原住民团体长期质疑,在当时传教活动与殖民权力不对等的背景下,这些物品是否真属自愿奉上。
当年天主教修会协助执行加拿大政府的强迫同化政策,试图消除原住民传统,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曾将此定性为“文化灭绝”。该政策包括没收原住民宗教及仪式用品,例如1885年被禁的“送礼宴”仪式物品,后来流入欧美各地博物馆及私人收藏。
以“教会对教会”方式移交
据悉,梵蒂冈将采用与2023年归还帕德嫩神庙大理石碎片予希腊东正教会相同的“教会对教会”模式,并非政府层面的国与国移交。消息称,相关文物将先交予加拿大主教团,最终由原住民社群保管。
文物连同梵蒂冈掌握的来源资料,将先送往魁北克加蒂诺的加拿大历史博物馆,由专家及原住民代表共同鉴定其来源及后续处理方式。
官员未透露具体数量或归还标准,仅指涉数“数十件”文物,期望能于今年内完成归还,以配合象征“希望与忏悔”的2025禧年。
原住民称文物为“活的圣物”
第一民族大会(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表示,文物归还前仍须敲定程序细节。全国酋长Cindy Woodhouse Nepinak强调:“对于第一民族而言,这些物品并非单纯文物,而是我们文化与仪式中具生命力的神圣存在,必须以至高敬意对待。”
麦基尔大学艺术史副教授Gloria Bell指出,这些物品出自“天主教帝国主义”时代,当时教宗曾称赞传教士在原住民社群中的行为为“信仰英雄”。她认为,此次归还“象征著对原住民主权的重大承认,或许也是治愈的开端”。
(图:美联社)T15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