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港聞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6%b8%af%e8%81%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5545
最大页数: 555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4688, 7304691, 7304667, 7304658, 7304634, 7304621, 7304613, 7304603, 7304568, 7304571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8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7

立法會選舉2025|譚耀宗:換屆出現三至四成新面孔屬正常 對未來立法會質素有信心

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下周五展開。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認為,每逢立法會換屆出現三至四新面孔屬正常現象,並對末來的立法會質素表示有信心。

譚耀宗今(1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特區政府昨(16日)主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旨在探討行政立法關係,以及如何同心協力管治香港。他指出,特首及政務司長均對過去一屆立法機關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立法和行政機關合作暢順,既互相制衡、亦互相配合,做出成績,未來將繼續朝著行政主導的方向推進。

譚耀宗強調,行政與立法關係至關重要,過往存在一些人為反對而反對,故意衝擊政府的管治威信,導致許多事務無限期拖延,但此情況已成過去。在新選舉制度下,當選議員均同心同德,目標一致與行政機關合作,提升管治水平,因此取得不少成就,他認為應繼續保持此方向,尤其現正值立法會換屆之際,預計將有相當數量的新人加入,研討會有助他們更深入了解行政立法關係。

政府昨日(16日)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資料圖片 
政府昨日(16日)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資料圖片 

 

政府昨日(16日)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資料圖片 
政府昨日(16日)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資料圖片 

 

譚耀宗對末來的立法會質素表示有信心。資料圖片 
譚耀宗對末來的立法會質素表示有信心。資料圖片 

 

譚耀宗認為,每逢立法會換屆出現三至四新面孔屬正常現象。資料圖片
譚耀宗認為,每逢立法會換屆出現三至四新面孔屬正常現象。資料圖片

 

譚耀宗期待新面孔能為立法會帶來新氣象、新思維,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資料圖片
譚耀宗期待新面孔能為立法會帶來新氣象、新思維,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資料圖片

 

行政立法需建立深度信任合作

他又指,行政與立法機關之間必須建立深度信任,才能有效合作,雙方理念亦須一致。正如他昨日在研討會上所言,雙方是「命運共同體、榮辱與共」。不應只是尋找官員錯處、挑剔或針對政府措施,藉此抬高自己,此舉並無意義。相反,應共同思考如何推動事務,尤其當前北部都會區、河套區及各項基建項目,均需加快發展步伐,以符合並追趕經濟發展的需要。他相信,透過這次研討會確立共識,將有助未來社會發展。

至於昨日他提到議員應該更主動出謀獻策。譚耀宗認為,今屆議員都能做到主動獻策的角色,未來將有新議員加入,可在這方面進一步發揮作用。不僅是議員,亦可邀請民間相關專業團體及專家等共同參與,提出具建設性及可行的意見。議員積極的態度必能對行政機關形成一定壓力,使其不敢鬆懈,從而實現互相配合與制衡。

譚耀宗進一步闡釋何謂制衡,強調其出發點是為了把事情做好,而非僅挑剔錯處,也不意味著對所有政府法案一律贊成。雙方應共同承擔責任,做得好則行政立法皆有功勞與貢獻;做得不好,則雙方皆有責任。關鍵在於如何制衡、配合並推動事務順利完成。

應從多角度看議員工作表現

對於今屆立法會約4成選委界議員提出的質詢少於27條。譚耀宗指,單從數字未能反映全部,應從多角度看議員的工作表現。而意見的質素,是否具建設性和可行性等亦很重要,公眾自會判斷議員的意見是否合適。

對於至今已有多名議員表明不競逐連任。譚耀宗認為,根據過往經驗,每次換屆出現三至四成新面孔屬正常。他對未來立法會的質素具信心,認為目前社會趨於穩定,複雜因素減少,相信當選人士均具一定承擔與能力。他期待新面孔能帶來新氣象、新思維,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相關新聞:
立法會選舉|李家超:來屆議會進一步展現行政主導 鼓勵「有管治能力」者參選

立法會選舉2025.持續更新︱74歲地產界龍漢標不連任 經民聯七旬老將全退 即睇棄選全名單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37歲男職員暈倒機場空運中心貨倉 送院搶救後死亡

坪石邨6旬男發噪音兼毀CCTV 遇查情緒激動以手襲警 被噴椒制服

灣仔城巴撞路面工程發電機 男工人閃避不及被擊傷

柴灣耀東邨幼稚園外玻璃樽高處墮下 警拘46歲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