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全運會系列︱ 崇拜李慧詩 程嬿珊轉戰單車
全運會港隊羽毛球與乒乓球陣容是多年默契的延續,單車團體賽的成員則肩負新舊交接的任務。港隊派出關旨君、李思穎、朱浚瑋、楊倩玉和程嬿珊等出戰場地單車賽。程嬿珊指,單車隊正全力備戰,早前着重力量訓練,現階段更注重於場地上;團隊正在澳洲珀斯集訓,與當地運動員比賽,重拾賽道上衝刺的實感,「教練說我們已經夠強了,是時候踩得更快。」
里約奧運成契機 燃起當運動員火苗
程嬿珊成為單車手的契機,源於2016年里約奧運。當年,「牛下車神」李慧詩在女子凱林賽次圈與澳洲車手米雅斯相撞,無緣衛冕;其後二人在爭先賽碰頭,李慧詩勝出後與對方握手。那年只有15歲的程嬿珊,凌晨正守在電視機前觀賽,因而燃起成為運動員的火苗,「整個場面很鼓舞,原來體育精神就是這樣。」

程嬿珊將第二度征戰全運會。

程嬿珊感謝隊友間互相鼓勵,指單車隊充滿正能量。

程嬿珊將出戰女子場地單車短距離項目。

程嬿珊被李慧詩的體育精神觸動,轉換跑道成為單車手。

程嬿珊期望單車隊的努力能得到回報。

程嬿珊在教練團協助下,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和節奏。
田徑場轉跑道 如願與偶像李慧詩同訓練
她由原本的田徑轉戰單車項目,僅訓練2年便代表香港出賽,在2019年日本盃場地單車賽青年組摘下1金1銀,並於亞洲場地錦標賽女子青年凱琳賽中取得銅牌;更難得的是,她如願與李慧詩在港隊一同訓練,「現時回想,我可以與偶像成為朋友和隊友,這件事很瘋狂!」
起步較遲難免感焦慮 教練、科學化訓練助找節奏
不過她坦言,自己接觸單車的時間較遲,眼見年紀相若的隊友進步,難免感到焦慮,「好像怎樣踩也不是很快,即使有進步,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直至去年,多位外籍教練加入港隊,她經過與教練團溝通,配合科學化的訓練方式,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今年開始找到節奏,和單車『熟稔』起來。終於是我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拉着走。」
隊友間滿正能量 一聲「Sprinter」鼓舞人心
程嬿珊將與吳思穎、童森和楊礎搖出戰女子場地短距離項目。她分享,隊友間充滿正能量,如童森從不吝嗇讚賞隊友,楊礎搖為凝聚團隊,賽前總會召集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大聲喊一聲「Sprinter」(短程賽手),鼓舞士氣。她期望,單車隊的努力能獲得回報,與教練團踏上頒獎台。
記者:徐嘉華 關英傑 仇凱瑭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