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軍備高層:加拿大完全可以自行建造海軍潛艇

【星島綜合報道】德國軍備國務秘書表示,加拿大完全可以自行建造打算購買的十幾艘潛艇中的一半——甚至更多。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德國軍備國務秘書普洛特納(Jens Plötner)本周接受CBC獨家採訪時表示,加拿大完全可以自行建造部分打算購買的潛艇,並指出,這一想法在工業層面上是可行的——鑑於地緣政治現狀,它可能具有戰略意義,但最終決定權在加拿大政府手中。
普洛特納強調,「你們計劃採購12艘潛艇,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這是一個規模龐大的項目,將持續很多年。雖然在德國現有生產基地建造第一艘潛艇可能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但我認為,如果加拿大政府要求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Thyssen Krupp Marine Systems,TKMS)在加拿大同步建設生產設施,以便後續潛艇能夠在這裏建造,那也是完全自然的做法。」
加拿大從未建造海軍潛艇
TKMS是競標建造加拿大新潛艇艦隊的兩家造船廠之一。德國與挪威合作,向加拿大推銷Type 212CD潛艇。
另一個競爭者是南韓韓華海洋公司(Hanwha Ocean)。
總理卡尼於8月底訪問位於德國基爾(Kiel)的TKMS造船廠時(下圖),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伯克哈德(Oliver Burkhard)提出了由加拿大建造部分潛艇的想法。

普洛特納對此進行了進一步闡述,他表示TKMS有在其他國家建立生產設施的歷史,並指出這正是南韓涉足潛艇產業的方式。
加拿大從未建造過自己的海軍潛艇,一直以來都從英國或美國購買,且本國現有的造船廠目前也不具備建造潛艇的技術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設計的H級潛艇在滿地可的老維克斯造船廠(Vickers)組裝,主要用於皇家海軍。然而,許多零件是在美國製造的。
預計無論哪家公司投標成功,都需要在加拿大建造一個潛艇維護設施,以維持如此龐大的艦隊運作。
打造「危機時期的韌性」
普勒特納(下圖)說:「我認為,在加拿大有一個維護和訓練基地,並且設立一個生產基地,將對我們在危機時期,甚至戰爭時期(但願不會發生)的整體韌性做出重要貢獻。」

「如果有兩個地方可以維護、修理和建造潛艇,總比只有一個地方好得多。」
加拿大和德國官員尚未正式討論在加拿大建立生產設施的想法。但普洛特納表示,他們只需提出要求即可。
「我認為這個問題已經提出,但尚未以如此具體的方式提出。因為我們還沒有進入那個階段,」普洛特納說。「但正如我所說,如果我們的加拿大朋友選擇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他們會發現基爾願意傾聽並接受。」
在加拿大建立潛艇製造工廠將使TKMS受益,因為該公司正面臨產能問題。TKMS除了生產潛水艇外,還生產護衛艦和掃雷技術設備,其訂單量在5年內已增至3倍。
而這樣的方案就需要TKMS收購加拿大的造船廠,或與現有工廠建立某種合作關係。
該公司最近剛收購了位於德國Wismar的MV Werften造船廠,以擴大產量。
TKMS除了20多年前幫助南韓企業進入潛艇產業外,還在2020年收購了巴西的Oceana造船廠,為巴西海軍的Tamandaré級護衛艦計劃在當地建造護衛艦。
加拿大的潛艇替換計劃將由新機構國防投資局(Defence Investment Agency,DIA)管理。
負責該計劃的國防採購事務國務秘書富爾(Stephen Fuhr)幾周前公開表示,渥太華在做出決定時,將優先考慮能夠為加拿大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方案。
富爾本周在該機構成立儀式上重申:「如果你與另一個國家斥資數十億元購買潛艇,那麼這種關係將會持續很長時間。」
「我們能否以其他方式發展這種關係,使加拿大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經濟上受益?」
圖:加通社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