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渥太華直擊】香港監察籲移民部撥1800永居餘額 優先給「救生艇計劃」申請人


【星島記者郭穎琳渥太華直擊】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周四(2日)於渥太華參議院主持圓桌討論會,討論解決現時「救生艇計劃」申請積壓問題的可行方案,議員呼籲港人積極尋求當區國會議員協助,更有效地向移民部施壓。
討論會由香港監察贊助人兼國會議員 Shuvaloy Majumdar 與參議員 Leo Housakos 主持,會上有超過30名參與者,包括多名「救生艇計劃」申請人、倡議團體「香港通道聯盟」(Hong Kong Pathway Alliance)與主要持份者,檢視如何解決目前移民申請積壓目前的情況,同時討論《香港國安法》的影響。

香港監察共同創辦人Aileen Calverley(左)與國會議員 Shuvaloy Majumdar(右)。
香港監察共同創辦人Aileen Calverley 在會上指出,過去受到多個港人求助個案,反映積壓情況嚴峻,呼籲政府增加「救生艇計劃」的移民配額。她引述早前移民委員會委員、國會議員 Brad Redekopp 會面時提出的建議,指移民部可以優先考慮將2025年「人道與恩恤(H&C)」、「經濟」與「難民」類別未用的約1800個剩餘名額撥予「救生艇計劃」申請人。
Aileen 強調加拿大的香港移民擁有良好的經濟貢獻能力,與其他大部份「人道與恩恤」下依賴福利的難民申請個案不一樣,當中不少港人擁有穩定的工作,亦有按時繳納稅項。他認為新任聯邦政府着重經濟發展,而香港人能貢獻的經濟效益正符合卡尼政府的政策取向,希望聯邦政府能優先考慮惠益港人申請人。
國會議員 Shuvaloy Majumdar 認為聯邦政府既然當初決定基於人道立場開設「救生艇計劃」,必須承擔責任解決現時局面,並撥出資源處理積壓。他建議港人團體可以建立集體倡議平台,例如透過「Google form」大量收集現時正在等候永居申請的個案,再整理成清單交予國會議員,由國會議員向聯邦移民部施壓,讓移民部得悉港人的訴求。

國會議員區澤光呼籲港人聯絡自己當區的國會議員尋求協助。
國會議員區澤光(Chak Au)亦有參與會議,他呼籲港人聯絡自己當區的國會議員尋求協助,他逐解釋當國會議員收到個案授權後,可以直接聯絡聯邦移民局的個案經理查詢有關個案的處理情況,比港人自行以電郵聯絡移民部查詢更為快捷。他又提到,目前自己的辦公室收到很多港人的求助個案,雖然沒有統計相關數字,但當中亦涉及不少跨選區的申請。

「香港通道聯盟」發言人Calvin 在會上香港提到強積金(MPF)無法轉移至加拿大的問題。
「香港監察」與「香港通道聯盟」在會上亦討論到港人強積金(MPF)無法轉移至加拿大的問題,涉及款項達到 3950 萬加元,呼籲國會議員能向聯邦政府反映相關情況,推動建立兩地的跨境資產轉移制度。
會議開始前,香港通道聯盟(Hong Kong Pathway Alliance)召集於渥太華召集於國會山莊百年聖火前舉行集會,並向多名國會議員提交請願信,現場有超過50名港人。
相關報道:【救生艇 / 星島記者渥太華直擊】港人齊集國會山莊 多名國會議員接受請願信
(圖:星島記者郭穎琳攝)T08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