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港聞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6%b8%af%e8%81%9e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5630
最大页数: 56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1273, 7291264, 7291267, 7291254, 7291251, 7291229, 7291083, 7291086, 7291070, 729102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03

乳癌︱每14名婦女或一人確診 基金會倡分三階段推行全民篩查

臨近「粉紅十月」國際乳癌關注月,香港乳癌基金會今(29日)公布最新《香港乳癌資料庫第17號報告》。研究發現,年輕或確診期數較高的乳癌患者,出現遠端復發(即癌細胞擴散至其他器官)的風險更高;此外,與其他類型相比,三陰性乳癌患者較早復發,其遠端復發(擴散至其他器官的風險)後三年存活期中位數估算僅14個月。

逾四成遠端復發患者確診第三期

報告涵蓋2006年至2013年間確診並接受乳房手術的患者,比較611名於10年內出現遠端復發的患者,及3,619名至少10年內無復發的患者。結果顯示,出現遠端復發的患者確診期數明顯較高,逾四成屬第三期。此外,40歲以下年輕患者、癌細胞增殖指數(Ki-67)高、腫瘤細胞級別高(生長速度較快)或出現淋巴血管侵犯的患者,遠端復發風險亦較高,惟不同乳癌類型之間的風險未見明顯差異。

左起: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李沛基、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宋崧。
左起: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李沛基、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宋崧。

 

醫生:遠端擴散痊癒機會極低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宋崧引述研究指,不同乳癌類型雖不影響遠端復發的整體風險,但影響擴散發生時間,其中三陰性乳癌患者復發較快,遠端復發後三年存活率亦明顯較差,估算中位數為14個月。

2022年本港新增5,182宗入侵性乳癌個案,相當於每14名婦女中便有1人可能患病。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沛基表示,約八成患者確診時已屬第一至三期,「而第一至三期患者的遠端復發比率隨跟進時間增加而上升,一旦出現遠端擴散,痊癒機會極低。由於癌細胞擴散至不同器官後難以進行局部手術,加上擴散過程中細胞不斷變異,可能產生抗藥性,導致無法單靠一種藥物治療,甚至最終無藥可用。遠端復發期最長可達15年。」

政府早前將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恆常化,香港乳癌基金會有參與今年推行的第二階段,442人接受檢查,兩人確診。
政府早前將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恆常化,香港乳癌基金會有參與今年推行的第二階段,442人接受檢查,兩人確診。

 

籲40歲以上婦女定期篩查

對於政府已將乳癌篩查先導計劃恆常化,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表示,首階段成效令人鼓舞,今年推行第二階段,基金會亦參與其中,現時有512人符合資格,已有443人接受檢查,其中2人確診乳癌。

霍何綺華建議政府分三階段實施全民篩查,包括為高危女性提供乳房篩查、在低收入地區啟動試點計劃,以及結合前兩階段經驗,落實全民乳癌篩查。她同時呼籲40歲或以上婦女定期接受篩查,避免錯過早診早治的機會。

記者、攝影:何姵妤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今年首7個月錄1.9萬宗科技罪案損失逾$36億 警狩網運動揭九成參與機構存漏洞

颱風麥德姆|天文台 : 今年發出12個熱帶氣旋警告 破1946年以來掛波最多紀錄

備戰全運會系列︱全運蓄勢待發 港將爭光誓奪佳績

星島申訴王|港人排隊賣金 金行日收600萬黃金 新人「拗手瓜」豬牌龍鳳鐲租定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