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移民部回复星岛证逾2.2万“救生艇”永居申请积压 团体忧C-2法案雪上加霜

【星岛记者郭颖琳采访】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回复星岛新闻网查询时证实,目前约有13,650宗“救生艇计划”的永久居民申请个案正等候审批,涉及约22,000名港人。有港人团体忧虑联邦目前审批的C-2法案或会令申请积压问题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移民部:“600个月”为推算数字非实际处理时间 港人团体望公开审批进度
移民部本月初曾向新上任移民部长提交“过渡简报”时提及“人道及恩恤类别”(H&C)轮候数据,显示目前整个项目下的永居审批时间由12个月至600个月不等。分类数据亦提到,香港特别移民措施申请至2025年2月底积压达 21,000宗,但2025年3月至12月可处理的名额只有 1,800个。
星岛新闻网早前就相关数字向移民部查询,当局回应指有关“600个月”的数字是基于今年5月递交给新任移民部长的《过渡简报》(Ministerial Transition Binder)的预测,并非即时实际处理时间,而是根据移民目标作出的推算。

4月初卡加利曾举行三城同步集会,现场有过百名港人参与。
当局亦补充,2025年移民计划已预留约一万个名额予“人道及恩恤”类别,政策需要同时应对多项国际承诺与优先事务,除了“救生艇计划”外,还包括乌克兰、苏丹及拉美国家等。
在加港人团体“香港通道联盟”发言人 Ares Ar 接受星岛新闻网访问时表示,理解联邦批出的移民名额有限,但目前永居申请处理程序透明度不足,令不少港人无所适从,呼吁移民部公开审批进度。
“香港监察”10月初国会办圆桌会议 “香港通道联盟”将到场请愿
“香港监察”共同创办人兼信托董事会主席Aileen Calverley 将于10月2日联同加拿大国会议员、“香港监察”赞助人Shuvaloy Majumdar 在加拿大国会举办“救生艇计划”申请积压圆桌会议,讨论现时申请人面对的挑战,包括永居申请处理严重延误和可选开放式工作签证(OOWP)申请被拒等问题。
与此同时,“香港通道联盟”计划同日在圆桌会议前在渥太华国会山庄举行请愿集会,让更多港人可以透过公开请愿表达诉求。

联盟于9月7日举办香港通道计划研讨会,区泽光议员与马荣铮议员亦有出席。
“香港通道联盟”9月初曾联同卑诗省的区泽光、安省的马荣铮国会议员在卑诗省列治文与亚省卡加利两地举行“香港通道计划研讨会”,活动合共超过180名港人出席。会上有不少申请人分享亲身经历,包括因审批延误影响工作机会、家庭处于不安定状态等问题。Ares表示,联盟会把研讨会收集到的意见整理成请愿书,进一步向政府反映港人关注。
“临时身份”认受性受质疑 申请公共服务屡遇阻碍
为应对长时间审批情况,加拿大移民部于去年5月27日推出新公共政策,容许已经提交“救生艇计划”永居申请的申请人延长在加的“临时身份”(Maintained Status),并可领取新开放式工作签证,为期五年,以确保等待审批期间可继续在加生活及工作。

8月30日,约20名港人区泽光议员办公室会面交流。
Ares直言,“临时身份”在制度上虽然由联邦政府批核,但三级政府之间缺乏协调,身份在省府及市府层面却欠缺认受性,令港人处于“无认受身份”的状态。
他举例,医疗保障方面,卑诗省的MSP与安省的OHIP对“临时身份”的认知度不足,导致部份港人在申请公共医疗服务时被拒;在教育方面,若家庭有子女需要报读学校,有市府教育局职员在审批时亦因不理解家长身份,而令小朋友的入学手续受阻。
C-2 草案授权移民部终止移民申请 团体吁应仅限非法移民

9月6日,“香港通道联盟”于卡加利联同“香港监察”及国会议员马荣铮合办“香港通道计划研讨会”。
联邦政府今年6月提交的《C-2法案》(又称《强化边境法案》)现时仍然处于国会二读阶段,不少港人关注,当中提到将会立法授权移民部加强控制移民申请,包括搁置及终止待批申请。
Ares批评条文实施范围过于宽广,授权移民部控制一词过于含糊,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港人社群的不安,呼吁联邦应在法案文件中列明细节,例如相关权力只适用于“非法入境”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个案,豁免像香港这样透过合法渠道提交申请的群体。
(图:香港通道联盟提供)T08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