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400隻加拿大鴕鳥即將被撲殺 何以成為全球焦點?
【星島綜合報道】加拿大皇家騎警和加拿大食品檢驗局 (CFIA) 人員周一在卑詩省埃奇伍德 (Edgewood) 的一個鴕鳥養殖場進行調查,因為禽流感關係,當局計劃撲殺400 隻鴕鳥,事件引發了全球關注,自然也在當地社區造成了大震撼。
根據鴕鳥養殖場發布的影片顯示,一名身穿加拿大檢驗局制服的男子對現場喧鬧的支持者說:「我現在就要求你們離開這片土地,搜查令授權使用武力驅逐你們,但我不想這麼做,需要你們盡快主動離開。」
養殖場發言人帕西特尼呼籲支持者「阻止這場屠殺」,並向警方喊話:「皇家騎警,今天是你們服務和保護的日子。你們不應該殺害手無寸鐵、沒有發言權的無辜動物。」
以下是關於環球鴕鳥養殖場 (Universal Ostrich Farms) 情況的 5 件事,讓您一文掌握情況。
1. 法庭在爭論甚麼?
該養殖場在聯邦法院和聯邦上訴法院的訴訟中都敗訴,必須在 10 月 3 日之前申請許可,將此案提交給加拿大最高法院。聯邦上訴法院法官 Gerald Heckman 本月表示,他對養殖場主表示同情,但因為病毒關係,必須對鴕鳥進行撲殺,允許加拿大食品檢驗局開展撲殺。
2. 為什麼養殖戶認為不該撲殺這群鴕鳥?
養殖戶表示,自去年 12 月以來,已有 69 隻鴕鳥死亡,現在這群鴕鳥已經恢復健康,並具有「群體免疫力」。農場主人表示,這些倖存的鴕鳥具有科學價值,而且與雞和火雞等其他家禽相比,鴕鳥的存活率更高,應該停止撲殺。他們辯稱,這些鴕鳥很健康,不會構成威脅,他們希望對它們進行檢測。
3. 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的立場為何?
檢驗機構表示,如果這些動物還活著,就可能有病毒來源。它表示,鴕鳥可能沒有表現出任何臨床疾病症狀,但可能會傳播病毒,且病毒可能進一步傳播給人類、牲畜和野生動物的宿主。檢驗局對法庭稱,鴕鳥可能導致禽流感病毒發生基因突變,增強其對哺乳動物的適應性。
4. 全球不少人支持農場
撲殺令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包括美國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Kennedy Jr.)和前電視名人穆罕默德·奧茲(Mehmet Oz. Kennedy)。甘迺迪致函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局長,要求他重新考慮銷毀這些鳥類,而奧茲則表示願意用他在佛羅里達的牧場來安置這些動物。在社群媒體上擁有大量粉絲的保守派評論員斯桑德斯(Chris Sanders)呼籲卡車司機幫忙從加拿大載運這些鳥類,將牠們轉移到俄克拉荷馬州、德州和南達科他州的農場。許多其他支持者也在農場露營以表達支持。
5. 禽流感病毒多嚴重?
幾十年來,禽流感一直在加拿大斷斷續續地感染商業禽群,最近全國疫情的持續時間更長。首例報告的感染病例發生在2021年12月20日的聖約翰斯(St. John's),此後數百萬隻禽鳥被銷毀,其中大部分是商業禽群。食品檢驗局表示,家禽中最常見的禽流感病毒是H5N1亞型,感染該病毒的遷徙野生鳥類是感染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圖:加通社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