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官AI化】移民律师揭草率审核致无理拒签 问题出于倚赖科技

【星岛综合报道】多位移民律师和移民顾问表示,签证被拒越来越常见,令人怀疑有关个案是否得到移民官员的充分和适当审查。他们关注到移民官只花几分钟匆匆阅览文件,草率地作出一些复杂的决定。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多伦多移民律师贝利西莫(Mario Bellissimo)(下图)发现类似的个案为数不少,例如在他经手的一宗个案中,官员以未附出生证明文件为由拒签,但在他提交的文件中,明明已包括了出生证明书副本。

贝利西莫及一些移民服务专业人士均指,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使用电脑科技辅助移民官做决策,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前移民官:不可违反程序公义
IRCC承认开发了能加快处理申请的电脑程式,但否认这些程式会影响移民官审查的严谨性。移民部称申请的最终决定权,始终由移民官把关。
相关新闻:联邦法院文件揭露7宗持伪造学历申请“救生艇计划”
相关新闻:【星岛访问】《C-2法案》授权移民部终止移民申请 移民顾问吁港人勿杞人忧天
移民部在声明中强调:“是否符合申请要求,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官员依据相关项目标准逐案评估决定。”
报道指,多位移民专业人士认为,部分移民官在未核查全部文件的情况下,就决定拒绝申请。
退休高级移民官、现任移民顾问博杜安(Annie Beaudoin)(下图)指出:“拒签决定绝不能违反程序公正性,因此官员必须审阅个案中的每份文件。”
她说,近期的证据却显示,有些官员没有这样做。

移民官有赶配额压力
移民部正面对大量个案积压的巨大压力,某些个案甚至需要数年才能完成处理。
移民部7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系统内积压了超过220万份申请,当中逾90万份已超出处理时限,被列为积压个案。
博杜安表示,她在2004年入职移民部时压力小得多,但2018年退休时,管理层开始定期提醒官员要在时限内完成特定的个案配额。
她认为官员在处理速度方面受到压力,令工作的质素被忽视。
系统自学分析 官员做最终决定
2018年,移民部开始采用名为高级数据分析的电脑模型将个案分类,以助官员判定资格。该系统声称可把处理速度加快87%。
移民部解释,高级数据分析系统运用“机器学习技术”找出规律,但强调电脑分析不会建议拒签,只有真人官员根据自己的审核,才可作出这些决定。
在审核程序中,移民部另外开发了一套名为Chinook的电子表格,供审核员同时审查和批准或拒签多宗个案。该工具为官员提供标准的措辞模型,以助阐述其决定依据。
移民部称,Chinook并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也不进行决策或提供建议。
移民律师贝利西莫对此表示担忧。他曾就移民部使用的新科技向国会议员提交意见书,认为有关科技可能导致官员遗漏或草率处理申请个案。
他指出,部分带有时间纪录的裁决文件显示,官员仅花了几分钟来审阅个案,这情况远称不上时间充分。
他表示:“这无法建立移民系统应有的公信力,无法让人相信我们是以公平透明的方式来处理申请。”
越帮越忙 不合理裁决激增
温哥华移民律师陶维(Will Tao)(下图)表示,担忧官员利用Chinook系统来大批处理个案,对多宗申请给出相同答复。

移民部内部文件显示,官员可通过Chinook同时处理多达150份申请。
陶维表示:“这种对个别个案以批量化、一刀切式处理的做法,对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陶维认同移民部指科技没有影响官员做决定的说法,但他认为这些科技确实改变了做决定的过程,而两者的界线相当模糊。
博杜安表示,她在过去一年担任移民顾问工作期间,发现部分客户被拒签的原因令人难以置信。
她举例说:“某份工作签证的申请被驳回,理由是指申请者仅提交了一份就业文件;但事实是已提交了多份。”
加拿大移民律师协会(Canadian Immigration Lawyers Association)在8月13日向移民部发公开信写道:“我们认为,当局引入自动化分析工具辅助决策者,直接导致缺乏意义或不合逻辑的裁决激增。”
移民部回应,将继续使用电脑工具辅助官员工作,并已评估相关影响,认为科技对促进移民部系统的现代化至关重要。
相关新闻:律师称需经情报局安检个案增加 导致移民申请大延误
相关新闻:已获永居身份应否入籍? 移民顾问:入籍意义非只为拿方便
图:加通社、CBC、LinkedIn
V2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