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食玩買
传入的 cat_slugs: %e9%a3%9f%e7%8e%a9%e8%b2%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826
最大页数: 8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76350, 7275365, 7270749, 7275695, 7275579, 7273316, 7272139, 7272071, 7270683, 7270618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9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4

【記者直擊】不列顛尼亞礦場博物館50周歲 搭礦車沉浸體驗採礦艱辛

  • 不列顛尼亞礦場博物館在秋天常常被山嵐海雨吹拂。

【星島特約記者徐嘉銘報道】從溫哥華走一號公路接至海天公路(Sea to Sky Highway)往威斯勒(Whistler)方向,左邊漂亮的海灣是豪灣(Howe Sound),快要到史夸米殊(Squamish)前,往右手邊瞧,會看到一個很大型的黃色挖掘機,非常醒目。

挖掘機的後方,有一個近20層樓高,呈梯形的白色建築,很顯眼,那其實是一棟廢棄的銅礦提煉廠,現在它所在的區域,已成為一個展現先民艱辛的「不列顛尼亞礦場博物館」(Britannia Mine Museum)

這個博物館今年滿50周歲了。為慶祝這半百的年歲,館方推出「博物館之旅」(A Museum’s Journey),邀請遊客穿越時空,回顧博物館自1975年首次開放以來50年的發展變遷,即日起到9月21日(周日)向公眾開放。

如果時間不趕,不妨進去親身體驗,一般成人票是41元(稅前)。

穿越回百年前

門票除了包括參觀博物館內的展品外,也有電影放映室,播放介紹當年開礦的經過。

不過,令遊客最感興趣的,應該是搭乘一趟專為遊客準備的礦車,進入已廢棄的礦坑參觀,博物館會提供導遊,介紹這個礦場的歷史,也會在礦坑內展示當年一些開鑿礦石用的工具,甚至現場示範怎樣使用這些工具,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礦場昏暗吵雜的環境和礦工們的辛勞。

從礦坑出來後,導遊會帶領大家感受「BOOM!」的魅力,那是一種將影像與現實結合的特別體驗。

遊客進入前面提到那座「近20層樓高,呈梯形白色建築」的廢棄銅礦提煉廠,它有個名字叫「3號礦石提煉廠」(Mill 3),是於1923年完工,廢棄後保存至今。

在裏面可以觀賞有如電影般的沉浸式短片,概述提煉廠的運作,並「感同身受」地體驗到礦山在其鼎盛時期的外觀和聲音。火花四濺、燈光閃爍,還有曾經在不列顛尼亞鎮無處不在的機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如果單看這個廢棄提煉廠,內部很壯闊,你一定會感覺,很適合拍電影。

英雄所見略同,事實上,導演們也這麼想,3號礦石提煉廠的確是很多部電影的取景地,例如2023年上映的《閃電俠》(The Flash)以及知名的X檔案(The X-Files)。

博物館50周年

1888年,來自蘇格蘭的醫生福布斯(Alexander Forbes)來到卑詩,在不列顛尼亞海灣(Britannia Bay)附近狩獵時,發現了一塊礦化岩石,由此意外發現這裡豐富的銅礦,便展開了世界最大規模的銅礦挖掘工作。

據博物館介紹,該銅礦是1920年代後期大英帝國最大的銅生產商,長達200公里的地下隧道供應原礦並生產銅和鋅精礦。

1920年代至1974年間作為礦山運營,全盛時期,曾擁有來自世界50多個國家的採礦人員在此扎根立業,形成了6萬多人的小社區。70多年來,工人們開採了超過5,000多萬噸的礦石,生產出銅、鋅、鉛、鎘、銀和金。

1974年關廠停產,之後,聯邦政府對博物館歷史遺蹟進行了修復工作,於1975年轉型為博物館對外開放;2010年,聯邦和省府合作,耗資1,470萬元該礦山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加上新的體驗設施,重新開放。

是的,1975年,到今年(2025),剛剛滿半世紀。

原有3個礦石提煉廠

這個銅礦場目前仍保留的是3號礦石提煉廠,一聽就知,曾經還有1號礦石提煉廠(Mill 1)和2號礦石提煉廠(Mill 2),1號礦石提煉廠是1915年建成,2號礦石提煉廠是於1919年建成。

因此,有一段時間,是兩個提煉廠同時工作,但1921年時,廠區內發生了一場可疑的火災,幸運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可不幸的是,火災把2號礦石提煉廠給徹底摧毀。

所以,1923年當局再建了3號礦石提煉廠,慢慢地,隨著礦場停運,1號礦石提煉廠完全廢棄,而原本是木製的3號礦石提煉廠,改以水泥加固,保存至今,才能讓今天的我們能完整看到當年採礦的景象。

3號礦石提煉廠剛建造中的老照片。

2號礦石提煉廠老照片。

1號礦石提煉廠老照片。

歡喜憂傷的歷史

你從3號礦石提煉廠出來,在右手邊,有階梯可以上去,頂端就是礦車之旅的起站,站在那上面往西看豪灣,山風海雨,相當壯麗,但在你的腳下,卻有一段悲泣的故事。

1915年3月1日午夜,一塊巨大的岩石和雪塊滑落,吞噬了位於山頂的一個準備建廠營地。不幸的是,有56名男女老幼喪生。許多屍體至今仍未找到,有可能就永遠埋在你的腳下,或你身後的山體中。

1921年,也就是2號礦石提煉廠被火焚的那年,另一場傾盆大雨帶來了大量的水、木材和巨石,摧毀了50座房屋,36人喪命!

因此,雖然這個礦場曾經有過光輝的歷史,但也有過悲傷的歲月,它從歡喜憂傷的日子裏走來,正展現了人類在面對災難和大自然的挑戰時,永不屈服的意志。

如果有機會去拜訪這個博物館,在感受歷史的同時,也向堅強的先輩和懂得不屈不撓的一代人致敬。

詳情可參閱Britannia Village官網

(圖:徐嘉銘攝、館方提供)

V02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卑詩皇家騎警「一哥」被控襲擊及勒頸罪 檢察官人選有特別安排

卡尼藉由近期一波人事變動 正努力達成這些目的

三名原杜魯多政府內閣部長 料獲委任卡尼政府駐外大使

【阿濃專欄】人結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