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寄養男童地下室死去】安省兩女被控虐殺男童 審訊揭開男童行為發展問題

【星島綜合報道】安省高等法院本周開始展開一宗震驚全國的謀殺案審訊。檢控方指,兩名40多歲的女子在領養審批期內,涉嫌將一名12歲原住民男童長期禁錮於伯靈頓一個住所地下室,最終男童死亡。兩名女子被控一級謀殺及非法禁錮等罪名。
兩名被告為40多歲的Brandy Cooney與Becky Hamber,她們否認謀殺,但同時面對非法禁錮、持械傷人及疏於照顧等控罪。
事發於2022年12月21日,救護員到場時,發現一名12歲男童倒臥在伯靈頓一間住所地地庫,在一間僅容一張小鐵床及垃圾桶的狹小房間內。當時男童渾身濕透、瘦骨嶙峋,房門上鎖、角落設有監控鏡頭。男童雖然年僅12歲,但體型僅如六歲孩童。他當晚宣告不治。
檢控官Killi Frew周一(9月15日)向法官Conlan陳述,兩名兄弟本應獲得「愛護及照顧」,卻在二女手上「被嫌惡、被剝奪、被虐待」。
兄弟二人早年由渥太華寄養家庭撫養近五年,2017年起交由Cooney與Hamber照顧,但在「收養試用期」,12歲的兄長不治而亡。
檢方早前稱,倖存的弟弟將作供,指兩女曾以索帶綁鞋導致他受傷,更全面操控二人生活。事後刪除的短訊顯示,兩女對兄弟倆充滿厭惡,尤其針對死者12歲男童。
檢方亦披露,2022年11月20日,女被告之一Cooney曾在地庫發現男童顫抖、言語失序、疑似腦部受損,兩人卻未求醫,只令他泡熱水、換衣服了事,並給他一隻對講機。翌日男童狀況仍然異常,但二女子僅在短訊中討論他是否「腦受損」,依然拒絕將其送醫。幾日後,男童流鼻血兼嘔吐,她們拿走對講機,甚至指「佢唔再醉酒咯(Now he is not drunk)」。
辯方指死者存在行為及發展問題 而兒童援助會涉嫌隱瞞
辯方律師Monte MacGregor則指控渥太華及荷頓的保護兒童會(Children’s Aid Societies,CAS)未有如實告知兩名領養人,該兩名原住民兄弟自幼已有嚴重的行為及發展問題。
早年在渥太華曾照顧兩兄弟的前寄養母華舒(Heather Walsh)已出庭作供,她指曾照顧兩名男童近五年。當他們來到她家時,大兒子才兩歲三個月,小兒子剛滿一歲。
她作證提及死亡男童的行為及發展問題。她指一位精神科醫生曾診斷其說話遲緩,可能存在發育遲緩;兩歲時他已拳打腳踢、咬傷其他孩子包括其弟,並有自殘行為。三歲時,寄養家庭試圖送他入當地學前班,但幾週後就被拒絕入學。華舒又指,男童曾經用鉛筆刺傷其他孩子的眼睛,以木棍弄斷一條蛇。五歲時,男童亦威脅要殺死她的家人,並毆打一位與他關係良好的保護兒童援護會志願者司機。因此,其他寄養父母不時會在周末接走兩名孩子代為管理,以令華舒及其家人能透透氣。
她強調,自己多次要求保護兒童會提供輔導支援,強調男童需見心理醫生,但一直遭拒絕。她亦將男童狀況如實告知兩名被告,即Brandy Cooney與Becky Hamber,但覺兩名女被告並不以為意。
辯方律師亦質疑,保護兒童會的文件僅輕描淡寫地提及該男童「有時在團體互動中表現不佳,需要支持才能與同齡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未能如實反映男童的暴力與自毀行為。
而另一名協助男童由渥太華過渡到伯靈頓的「依附治療師」西布莉(Beth Sibley)則供稱,兩名被告逐漸對孩子失去耐性,抱怨未獲感激。她作供時指,兩名被告曾提及,男童「變得比她們早前所預計更具挑戰性……她們感到厭倦,認為沒有得到男孩們應有的感激」。惟治療師亦認為,被告的期望不切實際,因為:「無論什麼年齡的孩子,他們的責任從來都不是向父母表達感激」。
治療師指出,孩子的發展及行為行為並不罕見,問題在於監護人的處理態度。
於辯方律師盤問下,治療師承認,她並不知悉該名男童的行為問題,例如他曾威脅要殺死寄養母親及其家人,用鉛筆刺傷另一男童,殺死一條蛇,會暴飲暴食到嘔吐,亦會在地板上撒尿,撞頭自殘等。她指自己並未被告知這些事實。但她強調,過往寄養機構的兒童身上都曾出現許多行為問題,「你一開始就知道他們會做這些事。」。惟令她擔憂者,是兩名女被告曾講明,她們並不需要她的幫助。
兒童援助會角色仍待未來審訊揭開
兩名女子於2024年已被捕。事發之後,荷頓保護兒童會曾指,該會已立即展開內部審查,並要求獨立第三方檢查現行兒童安全標準。荷頓保護兒童會聲明指,「我們將全力以赴,了解此案的一切。我們的首要任務始終是我們所照顧之兒童的安全和福祉,我們將繼續竭盡全力確保他們受到保護和支持」。
檢方未來數周仍將傳召鄰居、教師、醫生及兒童保護服務人員作證,亦包括多倫多病童醫院虐兒專家。
(圖:星報)T1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