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達華經歷多次減片酬甚至免費演出 孖學霸愛女煲《PTU》引入行

今年直至9月,上映的香港電影寥寥可數,不是演員減片酬的新聞,就是從業員開工不足甚至轉行的消息。最近《PTU》4K修復版重映,成為淡市的另一出路,其50%利潤捐贈「鮮浪潮」以支持行業發展。《PTU》主角任達華(華哥)從影4近50年,見證多次「黑夜」,誠如其沙展角色對白「著得呢件制服就係自己人」,他多次減片酬甚至無償演出,深信關關難過關關過。撰文︰李志宏、攝影︰朱偉彥
任達華靠紀律抗年齡
對比90年代年產200多齣港產片,杜琪峯2000年左右拍攝《PTU》,2003年上畫,那時市道不景,1年才4、50部電影上映。該片是華哥轉型作,他說︰「97年前好多動作片,商業片模式是:頭15分鐘打一場(街頭追逐、飛車、槍戰、埋身肉搏等組合),中間、尾段打一場。」《PTU》不是傳統警匪片,沒劇本,不以槍戰為賣點。華哥為其沙展角色設計獨特站姿,少對白,「斷斷續續拍了3年,拍了20天,這是杜Sir習慣,佢諗到點樣講個故仔先拍。無劇本的好處是透過現場環境去創作,不會預早設定這場戲該做甚麼。正如睇戲,一開始就知道誰是正派、反派,看下去也不刺激。」的確《PTU》的宿命論,人性與權力博弈,身份界線既曖昧又模糊,才引人入勝。那3年怎樣維持身體狀態?「當時我72公斤,頗大隻。3年來就一直Keep,做運動,吃得清淡。20多年後,現在我69公斤,肌肉量沒變。」70歲的華哥如此說,「保持對行業的飢餓感,對角色有渴望,就不會感到疲累,不會記性差。」


任達華爆《PTU》拍攝秘聞
《PTU》以一夜尋槍為主線,原來有想過在白天展開故事,「但始終日間限制多,尖沙咀(主要取景地)凌晨3點後就很熱鬧,的士哥哥凌晨兩點吃宵夜,有許多吸引故仔。」以黑夜光影效果反映地下世界與警方矛盾,黑白正邪之間的灰色地帶。此片傳頌多時一幕「捽甩佢」,華哥遇上紋身少年,為套料命令對方捽甩頸上紋身;這場戲的鏡頭是「低炒」華哥,主角卻是被摑近200巴掌的黑少年,「我沒把自己當主角,那特約演員才是重點,在杜Sir調度下,他的倔強眼神十分震撼,那是電影美學。」

任達華對愛女Ella入行持開放態度
《PTU》上映翌年,華哥的學霸女兒任晴佳(Ella)出世,「她愛看電影,年紀還小時話想睇《PTU》,我不讓她看,太暴力了!」父女日前才結伴入戲院睇《PTU》,華哥視睇戲煲劇為親子活動,「一星期起碼睇三套,煲完劇集《內政保鑣》,又看了《完美物質》、《摘星奇緣》與《倩女幽魂》;也有我主演的《黑社會》、《俠盜高飛》,睇完會交流一下。」女兒對做演員有興趣?他無所謂也沒意見,持開放態度。談香港電影未來,華哥經歷多次逆市,「當年拍《燈火闌珊》,我沒收片酬,拍《紅豆》都收好少。我有堅持,即使戲份少也問題。每個人每個崗位都要有飢餓感,Keep住創作嘅心,多創新,總會就有人賞識。」



任達華飢餓感源自不安
華哥常常提到的飢餓感,源自不安,「做演員從來沒安全感。」回憶在TVB時代,「當時分兩邊,我多拍時裝劇,很難遇到杜Sir。」直到古裝劇《倚天屠龍記》,杜Sir是編導,才多接觸;華哥跟鄭裕玲分飾張翠山、殷素素,在果洲取景,劇組製作了冰浮台,用水射他倆,由他們自生自滅,「那段時間磨練了我的忍耐力。」華哥以模特兒身份入TVB,無讀過訓練班,「沒人教,無人幫,拍打戲,我向前輩請教:『你打得那麼好,哪個老師教?我想學』,人人都說:『不用了,不用學了』。」他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唔想NG咁多次,就要觀察,邊做邊學,那時我也是看明珠930學英文的。」他個性重視紀律,「我想最準時的是我和DoDo了,工作永遠早到15分鐘,有人遲到?不要緊,拍我先。」華哥那種老派充滿魅力。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