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82】学校倒是开学了 几句坏话不说不快
【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82】学校倒是开学了 几句坏话不说不快纷纷乱乱的,总算开学了。
貌似一切回到正轨,家长出了一口长气。但是这口长气出得不痛快。我既作为家长,又作为课后托管服务提供者,更是忍不住要说几句小到我家门口小学,大到政府的坏话。
直到开学前两天,家长才收到第一周孩子们的时间和教室安排。年度安排表我倒是在学区网站上查到了。但是家门口小学网站上的日程安排,直到开学前一周,仍然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这对新家长和我这样依赖学校日程的工作者,太不友好。于是我只好根据往年经验,推测第一天学生们只上两个小时。
但是结果只上一个半小时。上午十点就要去把托管的学生接回来。我全依赖家长给我提供信息。学校网站倒是有日程安排了,但是显示第一天上全天。
这不是坑人吗?
再说第一周的乱象。新学年开始,学生们升级,换老师,换教室。但是第一天,按惯例是回到老教室,和去年的教师在一起。接下来,教师们才会进行学生重组安排,学生们才会知道自己的新教室在哪里,新老师是谁,新同学有谁。
一天是安排不好的,两天也不行。也就一个星期吧。到第一个星期结束,总能让家长知道孩子们落定何方。
可是今年,家门口小学玩了个新花样。开学第二天,一个年级所有的学生全部送到一个教室,放学时又全部从一个教室门口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星期五放学。也就是说,一周结束,孩子们仍然没有被安排到他们本学年的永久教室。
于是上学时,操场上站满家长。学生们靠着走廊,排成漫长一队。放学时,七八十个孩子从一个教室门鱼贯而出。门口的老师认识每个翘首期盼的家长?不可能的。孩子认识就行了。
开学第一周就这样结束了。我问接回来的学生,在学校干了什么?他们说,涂色,画画,玩游戏。第一周开始正式学习?不可能的。
我带的一个稍稍有点调皮的男孩,上午刚过一半,老师就打电话给家长,要求提前接回去。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怎么办?那不是老师的事。于是只能搬爷爷奶奶帮忙。他的妈妈告诉我不用放学时接他了。我能从她的信息里读到她的无奈。
谁说加拿大祖父母不管孙辈?怎么可能。就这每天的接送,多少人家不得不动用自己的整个“village”。
当然,我不抱怨老师。
我所在小镇的人口增长很快。家门口小学一个年级从两个班增加到三个班,每个班人数从二十左右增加到将近三十。教师们的负担重了,是真的。教师们薪水不高,也是真的。
有人会说教师时薪不低呀。时薪不低有什么用?学区很少安排教师们足够的工时。一个星期上两三天班,怎么支撑家用呢。于是我和小朋友在Costco遇到他的一年级老师。老师在学校上两天,再到Costco上三天。没有办法,只能打两份工。
所以要怪只能怪政府,因为学校经费和教师拨款都来自政府。
为什么学校网站上的日程安排无法提前制定好?为什么学生们的重组分班无法在开学前完成?因为没有给教师们发工资啊。让教师们还没开学就提前主动义务劳动,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当然不可能。所以只有等开学,所有学生返校,再乱糟糟和慢悠悠地进行安排分配咯。
这要是像咱母国那样,一个班动则五六十人,甚至七八十人,那还不乱成一团粥?我同事则说,她家乡的学校,开学时把学生排班名单贴在教室门口,学生们一目了然,各进各班。
本来就是,多简单的事情,搞得这么乱。
再说说学年中的Pro-D day和School Improvement day。职业发展日或者学校改进日。一年多达十天。学生们无学可上,麻烦的是谁?家长们。所以在加拿大,经常可以看到全职妈妈。我私心推测,不是她们不想上班,是她们没办法。要是有三四个孩子,全职在家,反而更省钱。
于是这对加拿大劳工短缺又做出贡献了。
所以省府给公立学校多拨点款,让教师们在开学前把准备工作做好,而不是等到学生们返校再开始,不行吗?让教师们轮流进行职业发展和学校改进,而不是全校学生放假,把负担甩给家长,不行吗?
把纳税人的钱用在实处,把学校效率提高点,多为家长考虑点,不行吗?
也许有人说,有什么必要嘛。这里是加拿大。加拿大又不“卷”,用不着那么讲“效率”嘛。
这么说的人,肯定不是家长。
撰文:语冰
图片:加通社
---------------------------------------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
T05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