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FF】2025溫哥華國際電影節世界佳片推薦
													- 德國片《鏡子3號》劇照。
 
文:Kenson Ho
繼續介紹2025溫哥華國際電影節,以下多部選片是依據帶來品質保證的獲獎影片、極具聲望與藝術性的知名導演近作,以及VIFF最自豪的熱議與策展重點:
The Blue Trail《藍色小徑》 (巴西/墨西哥/智利/荷蘭) (2025) – 柏林影展評審團銀熊獎
故事設定在不久的未來巴西,一位 77 歲的女性在得知自己將被迫搬進老人住宅後,展開了一段奇幻的亞馬遜旅程。這是一部關於記憶、流離與自然世界的詩意冥想。巴西導演Gabriel Mascaro的新作,以尖銳的視角探討年齡歧視與威權主義。影片構思豐富、攝影華麗,並充滿著辛辣的幽默感,是一場令人難以忘懷的奇幻人生歷程。
										The Blue Trail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父親母親姊妹兄弟》 (美國/愛爾蘭/法國) (2025)
導演Jim Jarmusch回歸他最擅長的單元劇形式,呈現三個關於父母與成年的孩子們的故事(Tom Waits、Charlotte Rampling)飾演父母、(Adam Driver, Vicky Krieps and Cate Blanchette皆參與演出)。這是一部風格獨具的獨立電影,探索人際與身份,融合Jarmusch標誌性的冷幽默與視覺美學。好戲之人聚首,大鬥演技。
Foreigner《外來者》 (加拿大) (2025) - Fantasia 觀眾票選獎(加拿大電影)
2004年,伊朗少女Yasamin隨家人剛移民到加拿大。為了融入環境,她透過情境喜劇練習英文,並成功結識校內三位受歡迎的女生:帶著永遠的笑容卻眼神空洞的「壞女孩」。當新朋友說服Yasamin必須染金髮才能被接受時,她照做了,卻意外喚醒潛伏在內心的惡魔。這是一部結合身體恐怖、社會諷刺與黑色幽默的加拿大混合類型片,大膽新穎地探討「局外人」身份。
										Foreigner
If I Had Legs I’d Kick You《如果我有雙腿,我會踢你》 (美國) (2025) – 柏林影展最佳主角表演銀熊獎(Rose Byrne)
一位母親在面對女兒神祕疾病的同時,也陷入一場超現實、黑色幽默的治療與家庭緊張之旅。影片瀰漫焦慮與憤怒,Rose Byrne精湛的演出,由編輯節奏的絕妙喜感加持。透過極度特寫、令人神經緊繃的音效設計、詭譎燈光與強烈實景效果,電影展現了一位母親在崩潰邊緣的狂亂視角。
It Was Just an Accident 《純屬意外》 (伊朗/法國/盧森堡) (2025) – 康城影展金棕櫚獎
一名汽車技工在協助一位車禍受害的陌生人後,逐漸相信對方的聲音正是自己在獄中受折磨時的酷刑者。導演將個人與政治敘事交織,探討「意外」對個人與社會的漣漪效應,在懸念與道德深度之間取得平衡。
										It Was Just an Accident
Jay Kelly《紅星》 (美國/英國/義大利) (2025) → 加拿大首映
在Noah Baumbach的智慧俏皮喜劇中,George Clooney飾演世界知名影星Jay Kelly,正與好友兼經紀人(Adam Sandler飾)一同展開歐洲巡演。面對揮之不去的不滿,Jay開始自我追問艱難挑戰的問題。這是一部機智又充滿元敘事意味的喜劇劇情片,透過靈動的表演探索名聲、友情與創作野心。兩大名演員首次合作,萬眾期待。
La Grazia《恩典》 (義大利) (2025) → 優雅風格的義大利劇作
共和國總統Mariano De Santis是一位天主教鰥夫、法律學者,正值任期末尾,苦思是否頒布兩個與其私人生活相關的總統特赦令。這是一部嚴肅的倫理劇,探討權力與道德困境,觸及當今政治中已少見的良知辯證。導演強調正直從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種必須承擔的責任。影片視覺華麗,兼具存在思考與導演獨特的戲劇感。
										La Grazia
Miroirs No. 3《鏡子3號》 (德國) (2025)
鋼琴學生蘿拉在車禍中失去男友,雖然她身體無恙,卻情緒崩潰。事故後,她受到一名當地女子收留,但很快陷入一個詭譎神祕的家庭環境。本片是一段緊繃而心理張力十足的敘事,探討當代德國社會中的創傷、記憶與懷疑。
Nouvelle Vague《新浪潮》 (法國) (2025) - 開幕片
這是一部向高達《斷了氣》致敬的俏皮之作。1959 年巴黎,電影熱潮的中心,一群狂熱影評人正顛覆電影體系。杜老福、夏布洛、侯麥、希維特相繼執導,而最後輪到的似乎是自負的瑞士知識分子尚盧・高達。他憑藉與杜老福的交情,獲得低成本資金,開拍一部由美國明星珍茜寶與拳擊手尚保羅・貝蒙多主演的黑色電影。他邊拍邊寫,隨性而行。這部自覺又迷人的戲劇化演繹,既風趣又敬意十足地致敬法國電影新浪潮。
										Nouvelle Vague
Seeds《種子》 (美國) (2025) – Sundance影展美國紀錄片評審團大獎
這部紀錄片探索受到全球種子產業影響的社群,突顯反抗、傳承、土地與環境,以及守護所需堅毅力量的動人冥想。歷時九年的拍攝,累積超過四百小時的影像素材,追隨喬治亞州與密西西比州三代黑人農民的生活,從棉花收割、牧牛工作到餐桌對話,提供難得一見的日常側寫,是對美國南方黑人農耕家庭的溫柔描繪。透過耐心而細膩的鏡頭,導演夏恩揭示了「扎根」其中的美好與負擔。
Sentimental Value《感情價值》 (挪威/法國/丹麥/德國/瑞典/英國) (2025) - 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一位昔日受人敬仰的導演突然闖入家人生活,想要招募女兒出演新片。女兒拒絕後,他轉而找上一位熱切卻青澀的荷里活明星,導致原本的與家人修復關係計劃陷入混亂。這是一部溫柔的劇情片,描繪愛、失落與記憶,藉由親密與社會層面的交織,反思人類連結。
										Sentimental Value
Wind, Talk to Me《風啊,請與我對話》 (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2025) - 薩拉熱窩、鹿特丹、慕尼黑、FID 馬賽影展獲獎
在這部靜謐而動人的首作中,導演同時身兼幕前幕後,細膩描繪一位年輕男子處理母親離世的過程。在赴湖邊祖母生日聚會的途中,他意外撞傷一條狗,並將牠救治照料。在過程中,他的心也逐漸癒合。這是一部視覺出眾、具實驗性的作品,探討身份、自然與人類連結,已在多個國際影展獲肯定。
Young Mothers《年輕母親》 (比利時/法國) (2025) 北美首映
在烈日下的一處收容中心,五位十幾歲的年輕母親思索未來該如何走下去,常在跌跌撞撞中嘗試下一步。這是一部沉浸式、充滿同理心的作品,描繪那些常被社會忽視的人。真實而誠摯地探討年輕母職、社會壓力與倫理兩難,以達頓兄弟一貫的人文視角呈現。
(圖:主辦方提供)
V02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