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逐個捉劉偉宏Hudson’s Bay計劃有違商業常識之處

【星島綜合報道】Hudson’s Bay房東之一Cadillac Fairview公司表示,試圖接管25處原Hudson’s Bay公司租約的卑詩華裔億萬富翁,其計劃「違背商業常識」,因此不應允許她入駐。
加通社報道,Cadillac Fairview在周六(9日)提交給安省高等法院的文件中表示,由於劉偉宏(Ruby Liu)女士缺乏詳細或可靠的商業計劃,他們「堅決反對」她入駐其旗下的部分商場。
作為萬錦Markville mall母公司的Cadillac Fairview也表示,劉女士本人在卑詩省擁有3家購物中心,但她其實沒有品牌、經驗豐富的員工或零售業的過往成績。
她的公司「就像一個空殼」
Cadillac Fairview營運執行副總裁羅瑞·麥克勞德(Rory MacLeod)在宣誓書中表示,她的公司「除了劉女士聲稱會維持營運之外,沒有任何財務保障,只是一個空殼」,「所有跡像都表明,(她的公司)在第一家店開業前就會耗盡資金。」
麥克勞德的宣誓書無疑加劇了自從Hudson’s Bay在5月宣布選擇由劉女士接手其28份租約以來,劉女士與房東之間持續不斷的爭鬥。由於前3份租約位於劉女士旗下的3家商場,因此獲得了法院批准並很快完成轉讓。
然而,其餘的25份租約則複雜得多。這些租約涵蓋了全國一些最珍貴的零售空間,並且附帶了更便宜的租金和對於Hudson’s Bay極具吸引力的條件。Hudson’s Bay在巨額債務的重壓下於3月申請了債權人保護。
例如,法院文件顯示,Hudson’s Bay在多倫多的Fairview Mall以每年130萬元的租金,租用了152,420平方呎的空間,這僅僅是非主力租戶所需支付費用的一部分。
由於無法獲得大多數房東的同意,Hudson’s Bay於7月底向法院申請強制業主接受劉女士作為租戶。
劉女士和Hudson’s Bay必須在下周二之前回應Cadillac Fairview的指控,法官將於本月底審理此案。
劉女士透露,她希望將收購的Hudson’s Bay門店改造成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百貨公司。她曾多次聲稱,這些店內除了提供零售空間,還將提供餐飲、娛樂、兒童遊樂和休閒區。
麥克勞德表示,她還談到了在Hudson’s Bay的空間配備雜貨店、教育中心、老人設施、機器人和音樂表演。
想接手Cadillac Fairview的6家購物中心
Cadillac Fairview表示,她希望接手的該公司6家購物中心——安省的Fairview Mall、Sherway Gardens、Masonville Place和Markville,亞省的Market Mall,以及卑詩省的Chinook Centre和Richmond Centre——的租約,均不允許經營除百貨商店以外的任何業務。
「儘管劉女士私下保證會遵守租賃條款,但她一直向公眾公開與租賃條款不符的想法,」麥克勞德表示。
時間表「完全不切實際」
他的證詞也對劉女士商業計劃書中的時間表和預算表示擔憂。
劉女士表示,她將在獲得租賃合約後的180天內準備開設至少20家門店,並將花費1.2億元用於「逾期」的屋頂、暖通空調系統、洗手間、電梯和自動扶梯的維修,以及1.35億元用於初始庫存。
但Cadillac Fairview指出,她提出的時間表對於一個新品牌來說「完全不切實際」,更不用說一個成熟品牌了。而且,由於物業需要大量維修,以及供應商要求她同意的昂貴條款,她的計劃在資金上也不足。
麥克勞德估計,在2026年底之前,這些門店將需要超過1,580萬元的維修費用,到2027年,則需要再花費570萬元進行維修,這還不包括稅金、許可證或加急人工費。
他估計,未來10年,光是Cadillac Fairview的租賃費用,劉女士就至少需要花費4,310萬元。
他也對劉女士的人員編制估算提出質疑,估算顯示,她需要1,800名員工才能實施她的計劃。
如果所有1,800名員工都是銷售人員,那麼她28家門店的每家樓面上就只有64人。麥克勞德指出,這樣的員工數量並「不足以支撐一個全國性的連鎖店」。
「憑藉我在商業地產領域數十年的經驗,我和Cadillac Fairview都清楚,(劉女士)將會失敗,並再次讓這些門店空置,」他說。
圖:加通社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