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亞裔男子慣犯 如何能屢屢詐騙逍遙法外

(李姓詐騙犯在臉書上照片。)
【星島綜合報道】一名大溫哥華地區的詐騙慣犯涉嫌犯案累累,過去一個月,CTV 新聞接到 6 位受害者爆料,稱他們被一個名叫李筑基 (Junki Lee,音譯)(通常用名「Jay」)的亞裔男子騙走了錢。
CTV 新聞還看到其他幾位受害者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指控李通過不誠實或欺詐手段騙取了他們的錢財,並已確認該男子曾多次因盜竊和欺詐被定罪。
最常見的投訴其中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上的商品資訊。多名受害者表示,他們與李進行了一筆或多筆小額交易,交易進行得很順利,但 李隨後要求預付款才能完成一筆大額交易,然後拒絕發貨。
透過臉書賣商品詐騙
布雷登·馬 (Braden Ma) 於 2023 年 12 月首次從李那裡購買了一副耳機,他對這次互動非常滿意,並形容李「非常友好且專業」。
不同尋常的是,李在交易完成後仍與馬保持聯繫,詢問馬是否對購買的商品滿意,以及是否還有其他需要。
馬說:「他回覆訊息的速度非常快。」還會主動發送聊天訊息。
馬說,他曾考慮忽略或封鎖李,因為他不想再買其他東西了。但他並不覺得李的訊息有任何可疑之處。「他看起來就像個銷售人員,想找到顧客,看看他們是否還需要什麼。」
馬後來問李是否有賣手機。兩人討論了各種方案,最後達成協議,馬以65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部Google Pixel 8。
馬在3月20日付款,李告訴他手機大約需要兩星期才能到貨。2人繼續透過WhatsApp聊天,聊天記錄顯示馬試圖在4月初安排一次見面來取手機。
李在簡訊中找了各種各樣的藉口,先是聲稱自己生病了,然後說他出城了,然後說他收到了手機,但顏色不對。
此後,李的回應變得很消息散漫,最終完全失聯。
馬後來發現 Marketplace 上有人曾也有遭李被騙得類似經驗。之後,他加入了遭到李詐騙的受害者群聊中。
透過社交博取信賴
群組裡還有一位成員叫迪莫拉 (Dina Dimora),她於2022年9月在約會應用Hinge上認識了李,並表示最終遭詐騙4000元。
迪莫拉說,當時李的個人資料提到他和朋友們正在尋找可以一起去墨西哥旅行的人。
起初,迪莫拉並沒有認真對待這個邀請,但自從他們開始互相發送訊息後,關係迅速升溫。
迪莫拉說,李坦白自己有女朋友,而且不想發展戀愛關係或性關係,但他開始每天給她打電話發短信,詢問她的生活和朋友,並邀請她和他的朋友們一起社交。
迪莫拉說李很積極說服她一起去墨西哥旅行,儘管她感到有些不自在,但同時她覺得他似乎很「真誠」,而且她也從他的朋友那裡感受到「良好的共鳴」。
她參加了墨西哥之旅,玩得很開心。
一行人回到溫哥華後,李繼續定期打電話和發送訊息。他還開始讓迪莫拉參與線上體育博彩。
他告訴她,他的 Bet365 帳戶被封鎖了,讓她創建一個帳戶,並提供登入資訊。迪莫拉說,兩人說好的條件是:她把錢存入帳戶,讓他用來下注,然後他會把贏來的錢和她分成。
她說她的確有得到回報。但這些錢都不是李直接付的,而是以電子轉帳的形式,來自一些她從未見過的「隨機」人。
儘管迪莫拉承認有注意到李的行為中有一些可疑之處,但她還是信任他。墨西哥之行進展順利,他似乎總是會還錢給她,即使方式很奇怪。
迪莫拉說,李住在頂層公寓,經常出去吃「高檔」晚餐,穿著名牌服裝,看起來他似乎沒有任何經濟問題。
所以,當李開始談論用他們倆在體育博彩中建立的相同機制透過線上撲克賺錢時,迪莫拉覺得她有可能賺得更多。
這次,她向帳戶存入了3000元。不久之後,李說服她下一次要去巴厘島,所以建議她再存入3000元,稱他會用這筆錢去賭博,贏到更多的錢來支付旅費。
大約在這個時候,迪莫拉的一位朋友告訴她,李是個騙子,她不應該給他任何錢。「那一刻,我的心沉了下去,因為我心想,『好吧,太晚了。我已經給了。』」
迪莫拉說,李後來返回她2000元——同樣是透過一個她不認識的人透過電子轉帳匯來的——但之後李就不再和她聯繫了,導致她總共損失了4000元。
巴厘島之旅最終未能成行。

(迪莫拉和李同遊墨西哥,當時感覺愉快,最終遭詐騙損失4000元。)
很多人受害
一名受害者分享了他與Lee的WhatsApp聊天記錄,顯示他們在6個月內交換了超過4000條訊息。在對話開始時,李幾乎每天都會發送訊息,經常詢問受害者的私生活,並分享自己的一些細節。
李聲稱自己「幾乎全職」玩撲克,並被禁止進入加拿大各地以及「拉斯維加斯部分地區」的賭場。他還聲稱,在被禁之前,他在2019年的4個月內,在卑詩省和亞省贏得了超過100萬元。
另一名受害者分享了一份由李簽署的貸款協議,他以 2 輛保時捷中的一輛作為抵押,換取 23,800 元。但最終這筆貸款額從未被償還,受害者稱,當他查看貸款協議中提到的保時捷的車輛識別碼(VIN)時,發現它們「充斥著發薪日貸款留置權」,根本無法作為抵押品。
CTV 新聞向李的 3 個相關郵箱發送了郵件,並撥打了他過去使用過的 4 個電話號碼,但至今仍未收到他的任何回應。李已封鎖了最初用於聯繫他的 Facebook 帳號,但他在 Marketplace 上仍然活躍,並且被該平台標記為「高評分」。
受害者們表示失望,他們認為李是一個慣犯,迄今為止他一直逍遙法外——儘管法庭記錄顯示,李多年來曾因多項罪行被定罪。
馬聯繫了溫哥華警察局,與他通話的警官告訴他,李是警方「熟悉」的人物。
然而儘管如此,溫哥華警察局卻從未就此案跟進任何後續行動。
他的理解是,由於像他這種情況的受害者是自願向李進行電子轉賬,以換取未送達的商品,因此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對他提起刑事指控。這筆失敗的交易最多可以透過民事訴訟解決。
「警方真的無能為力,我想李深知這一點,他做這行已經很久了,他知道其中的局限性,以及他實際上可以逃脫什麼懲罰。」
法庭記錄證實李是慣犯
在卑詩省的線上法庭記錄系統中搜尋「Junki Lee」,會出現8宗涉及該姓氏人士的民事案件, 其中4宗在省小額索賠法庭審理,除一宗外,其餘案件都將Junki Lee列為被告。
最近的一起案件於今年4月24日在卑詩省最高法院提訴,住宅租賃部門要求李於3月31日下午1點前搬離位於溫哥華西摩街的一套公寓。
西摩街公寓的地址與李提供給受害者的地址相同。
若搜尋「Junki Lee」的犯罪記錄,會出現10份不同的法庭檔案,所有檔案都涉及一名出生於1991年的被告。CTV新聞已確認,法庭記錄中的男子與受害者簡訊群聊中的男子是同一人。
其中三份檔案涉及超速違規罰單,5份涉及5000元以下的盜竊指控,4份涉及違反緩刑指控,1份涉及違反承諾指控,還有1份包含3項5000元以下的欺詐指控。
今年稍早在北溫哥華省級法院,李某承認一項盜竊5000元以下款項的指控。該罪行發生在2023年9月的西溫哥華。
當被問及案件詳情時,西溫哥華警察局稱,該案「涉及從Park Royal Mall一家大型零售商處盜竊衣物和個人物品」。
李被判處500元和一年緩刑。
自認罪和宣判以來,該案卷宗又增加了2項違反緩刑規定的指控。法院登記處提供的指控文件顯示,李被指控未能在4月25日「依指示報到」以及「未能完成15小時的社區工作服務」。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