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去向】美加貿易戰升溫 加央行維持2.75厘機率高
【星島綜合報道】本國央行將於周三(7月30日)公布議息結果,市場普遍預料政策利率將維持2.75厘不變,連續第三次按兵不動。儘管市場早前憧憬減息,但最新數據顯示,本周減息機率僅約7%。
就業強勁拖慢減息步伐
加拿大統計局早前公布,6月全國新增8.3萬份職位,令失業率自1月以來首次回落。同月通脹年率亦微升至1.9%,而央行密切關注的核心通脹數據則仍企穩於約3%水平,令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理據減弱。
皇家銀行經濟師Claire Fan與Abbey Xu在上周五的報告中指出:「整體而言,通脹仍具黏性,加上經濟基礎雖轉弱但未崩潰,以及政府或有更大財政開支計劃,因此我們預期央行不會於本輪再度減息。」
第二季或已經「收縮」 經濟存足夠鬆動降通脹
儘管加拿大經濟第二季仍受多項不利因素影響,CIBC首席經濟師Shenfeld預期,加拿大央行仍有條件進一步減息,並料將於本輪周期內再減0.25厘兩次。
Shenfeld指出,是次減息呼籲並非基於已發生的經濟數據,而是考慮到未來走勢。他強調,除了6月份就業數據短暫反彈,加國勞工市場整體仍然疲弱,最新失業率達6.9%。
他預料,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關稅爭議,已令今年第二季的經濟出現收縮,並推高企業成本。不過,加國經濟正積聚足夠「鬆動」(slack),未來數月有望為通脹降溫。
「最壞情況已排除」 央行應有信心減息
央行上周公布的第二季《企業前景調查》亦顯示,面對成本上升,許多企業選擇自行吸收關稅壓力,而非將價格轉嫁消費者,反映關稅影響或未必引發長期性通脹。
Shenfeld稱,當加央行確信關稅帶來的通脹屬短暫性質,便可更有信心地推行寬鬆政策。他表示:「我認為,目前他們已有足夠理由排除最壞的貿易情景。」
央行或回復常規經濟預測機制
央行行長Tiff Macklem早前已表明,在貿易戰背景下,貨幣政策制定較往常更保守。央行今年4月的貨幣政策報告中,更曾破例未作經濟預測,改以兩個假設情境應對風險。
不過滙豐銀行經濟師Jean相信,央行本周會重回常規預測框架,並於《貨幣政策報告》中正式評估關稅對經濟的潛在衝擊。
Tiff Macklem
貿易爭議成關鍵 減息窗口或延至9月開啟
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如未能於本周五前達成貿易協議,將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高達35%關稅,但符CUSMA條款的貨品預料可獲豁免。
RBC等分析機構認為,貨幣政策的刺激角色可能會交由聯邦與省級政府接棒,透過擴大基建與國防開支支撐經濟。
不過,滙豐銀行經濟師則認為,這些財政措施短期內難見成效,預計9月將成為央行考慮減息的真正窗口:「我們相信,即使財政措施陸續上路,央行於9月仍有充分理據調低利率。」
(圖:CTV資料圖片)T1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