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50人和博勵治競爭補選席位 華裔議員也皺眉搖頭
【星島記者陳儀芬報道】聯邦保守黨領博勵治 (Pierre Poilievre) 呼籲自由黨政府對加拿大選舉規則進行修改,以遏制有人透過「長投票表達抗議」。華裔國會議員區澤光表示支持,認為這種行為是濫用民主制度。
博勵治周二致函政府眾議院領袖麥金農 (Steven MacKinnon),表示議員們應在 9 月返回渥太華時將改革選舉法案提交眾議院。
博勵治在信中寫道:「這不是民主的體現。這是蓄意操縱規則、迷惑選民、破壞選舉信心的行為。」
一個名為「最長投票委員會」的選舉改革倡導者團體目前已招募 100 多名候選人參加下個月在亞省巴特爾河-克勞福特 (Battle River-Crowfoot) 舉行的補選,博勵治希望在補選中重新獲得眾議院席位。
CBC 報道,截至周二,已有 152 名候選人登記參加該選區的競選。
博勵治在 4 月份的大選中失去了他長期在渥太華地區卡爾頓選區 (Carleton) 的席位,當時該選區共有 91 名候選人參選,其中大多數也與最長投票委員會有關。
博勵治在社群媒體上發布寫給麥金農的信,稱抗議活動是「最長的選票騙局」。
儘管博勵治在信中只提到了 Battle River-Crowfoot 和 Carleton 兩個選區,但倡導者近年來已經組織了多場「很長的投票」活動,包括 2024 年的一些補選。
這些補選的選票長達一米,導致計票工作延遲,並讓一些選民感到困惑。
博勵治在信中表示,政府應該改變候選人提名表上所需的簽名數量——從目前的 100 個簽名改為選區人口的 0.5%。他也表示,選民應該只簽署一份提名表格,官方代理人只能代表一名候選人。
最長投票委員會讓選民簽署多份提名表格,並使用同一位官方代理人代表所有候選人。
該委員會駁斥博勵治的建議。聲明中寫道:「在選舉法方面,政客們參與其中的利益太過密切,無權發表意見。這其中存在著明顯且不恰當的利益衝突。」
首席選舉官佩羅 (Stéphane Perrault) 也呼籲做出一些改變,並表示這將有助於避免冗長的投票過程。
去年秋天,佩羅在眾議院委員會發表講話時表示,對於那些為了讓盡可能多的候選人進入選票而簽署或鼓勵他人簽署多份提名文件的個人,應該施加「一定的懲罰」,但他沒有說明這些懲罰措施是什麼。
卑詩省列治文中選區保守黨議員區澤光 (Chak Au) 也希望選舉制度做出一些改變,他對星島記者表示:「這是濫用民主制度,很長的選票反而導致選民困惑,會不想去投票,這對民主選舉沒有幫助。」
自由黨候選人哈里斯 (Michael Harris) 稱,如此的參選抗議行為是「對民主進程的嘲弄,損害了嚴肅的獨立候選人和第三方候選人。」
獨立候選人克里奇利 (Bonnie Critchley),她將在即將舉行的亞省補選中與博勵治對抗。克里奇利表示,即使博勵治真的獲勝,「優勢也不會太大」,因為一些居民覺得博勵治試圖重新獲得下議院席位是一種「利用的行為」。
考恩 (Jayson Cowan) 代表最長投票委員會 (Longest Ballot Committee) 對外發言,他表示這項倡議並不是噱頭。「這甚至不完全是一場抗議,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參加選舉。」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