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73】香港 香港 怎么那么香

【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73】刷短视频,刷到一首老歌。内地民谣歌手艾敬的歌。《我的一九九七》。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完整听了一遍。
这首歌,我年轻时听过无数遍。要说这首歌的歌词就是当时我内心渴望的真实写照,一点也不为过。
歌词我至今能背下来。里面有几句是这样的:“什么时候有了香港 香港人又是怎么样”,“香港 香港 怎么那么香”,“八佰伴究竟是什么样”。
歌词里还有一句:“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Hong Kong了”。
她想去香港,因为她有一个香港男朋友。那时候的我,是一个刚睁眼的土包子,对外界一无所知,可是我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那就是歌里唱的:“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吧”。
那时候我不会知道,多年以后,我会一次又一次转机路过香港,我会一年四次坐在维多利亚港旁边喝咖啡,我会带着孩子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坐他和我平生第一次过山车,再在深夜抱着疲惫的孩子,坐地铁回到位于佐敦的酒店。

而我最新读到的新闻,则是港人救生艇计划,从人道与恩恤类别,移入工作基础移民计划。这一变化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但是我能够明明白白感觉到这一计划后面那一颗颗焦灼和期盼的心。就像当年的我。
如果说沧海桑田,这变迁发生得未免过于迅疾。

于是我脑海里泛起回忆,眼睛里泛起泪光。我想起不久前刷到的“逃港”视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大批人爬山,泅渡,冲破边境线,逃往香港求生。而当香港政府遣返难民,无数市民站在街道两边,向车上的难民投掷食物和衣服。
时间往后推,来到九十年代。内地人的香港亲戚,开始陆续返回内地探亲。那些人们,脚蹬皮鞋或波鞋,身穿西装或针织衫,头顶礼帽或大波浪,全身上下散发著外面世界的气息。那是内地人没有见识过的洋气。
再往后推几年,时间靠近1997年,新闻里开始不断重复“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这句话。但这挡不住香港出现移民潮。大批香港人迁往海外。加拿大卑诗省列治文,化身“小香港”。
那些在巨变前选择离开香港的人们,算不算有远见?我不知道。背井离乡,在汉语语境里,不算褒义词。我猜,他们的选择与其说是主动避险,不如说是权衡利害以后的不得不。

但是世事怎么发展,谁也无法预料,尤其当决定权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于是过了几年,似乎“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这句话,真的是事实。何况外国的月亮真的不更圆。无论在哪里,人都一样要揾工讨生活。于是几年以后,出现香港回流潮。
谁不热爱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香港人回流,身为移民的我,再理解不过。
但是计划总是不如变化快。仅仅又过了十来年,香港国际机场再次笼罩在离愁别绪里。这次离开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就是抢搭救生艇的这批人。
我还没有把时间往前推。六十年代“大逃港”,不是第一次。在那以前十来年,已经发生过一次。这批人里,后来出现不少名人。

同时移民的倪匡(左一)、蔡澜(左二)与黄霑(右一)、在香港的亚洲电视台主持《今夜不设防》。资料图片
1952年,张爱玲独自一人,拎包离开大陆,前往香港。1950年,查良镛从香港赴新中国求职不利,再次返回香港。1957年,倪匡用时十四个月,辗转反折,终于抵达香港,他可称为“走线”先驱。黄霑自己没有逃,但是1949年,黄家逃难至香港,落户深水埗。我更翻到一条标题:“20世纪末近半香港富豪是大陆逃港者”。
所以黄霑在《中国梦》这首歌里填的词是没错的:“我的梦和你的梦 每一个梦源自黄河
五千年无数的渴望 在河中滔滔过”。内地也罢,香港也罢,大家同宗同源,是肯定的。据说这首歌近年在香港不受欢迎,但是大家都是Chinese,这一点无庸置疑。
可是却要逃来逃去。不管是“逃往”,还是“逃离”,都不应该发生,可是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反复发生了多次。

无谓的感概不发也罢。我永远记得我第一次抵达香港时激动的心情。这个给我所有同时代内地人的青春留下过深深印记的城市,就在蔚蓝的海边。飞机降落,我终于踩在了你的土地上。
香港,这个收留过那么多人的伟大城市,必定是会有福报的。
就算香港八佰伴早已结业,但是“小香港”还有一家。我必须找时间去逛逛,就算圆年轻时的梦。
撰文:语冰
图片:资料图片
---------------------------------------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
T05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