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14國元首發信徵25%至40%關稅 分析:打擊東亞多國劍指中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宣布已透過通知信向首波14國公布關稅,分別介於25%至40%。通知針對其銷美產品的新稅率將於8月1日生效,除非各國能在這之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知情人士則引述美方的說法指出,這14國是談判卡關不成功,沒有必要再談判下去的國家,因此會給較高的稅率。
特朗普美東時間7日透過社交平台陸續透露近日寄給14個國家元首的關稅通知信,當中有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哈薩克、突尼西亞皆為25%;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南非是30%、印尼32%;孟加拉與塞爾維亞為35%;而泰國、柬埔寨則為36%,而寮國和緬甸是最高的40%。
《衛報》:打擊東亞多國劍指中國
英國《衛報》報導,一些亞洲國家遭課徵最嚴厲的懲罰性關稅,因為特朗普認為有不公平的貿易逆差。然而分析家質疑美方的計算方式,並暗示特朗普可能企圖鎖定那些從中國獲得大量投資的國家,藉此打擊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分析家質疑其中有「殺雞儆猴」意味,特朗普可能意圖藉此打擊中國。
去年東南亞地區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全球7.2%,數個東南亞國家也是紡織品和鞋類等商品的主要製造中心,意味著他們將受到關稅嚴重影響,相對地,這類商品在美國的價格也會上漲。
以下為法新社彙整的各國反應。
韓國:對達成協議保持樂觀
韓國的鋼鐵與汽車已遇美國關稅衝擊,現在其餘銷美商品也面臨25%關稅,但首爾當局對達成協議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昨天與美國國務卿會面後表示,華府「希望雙方能在那天(8月1日)之前達成協議」。又說韓國同意與美方「密切協調」以達成「具體且互惠的成果」。
日本:稻米與汽車成談判焦點
日本除了關鍵的汽車產業,其他商品現面臨25%關稅,高於特朗普4月宣布的24%稅率,但又比特朗普上週揚言祭出的關稅來得低。特朗普當時稱將致函日本要求「支付30%或35%,或者任何由我們決定的數字」。
日本媒體報導,首相石破茂今天在內閣會議表示,特朗普信函中提出的關稅「確實令人遺憾」。石破茂談到,之所以仍未與美國達成協議,是因「日本政府避免輕易妥協,堅持應該提出的要求,捍衛應該保護的領域,嚴謹進行談判」。
特朗普曾批評日本對美國稻米與汽車不夠開放市場;日本政府則指當局捍衛地方農民利益,對談判採取強硬態度。代表日本政府與美方協商關稅的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今天說道:「我們無意以犧牲農業為代價進行談判。」
印尼:非常樂觀
印尼面臨32%關稅,但耶加達當局今天表示對達成協議有信心,同時其經濟統籌部長已赴美重啟談判。印尼總統發言人提到,有數週緩衝時間下,印尼政府「對談判非常樂觀」。
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近日告訴法新社,為與華府敲定協議,印尼計劃從美國進口更多農業及能源產品。印尼昨天已宣布,同意接下來5年內每年進口至少100萬公噸的美國小麥,總價值達12億5000萬美元。
柬埔寨、緬甸與寮國:中國盟友面臨高關稅
特朗普4月宣布對柬埔寨課徵49%關稅,這是他祭出的最高稅率之一,不過昨天寄給柬埔寨的信函已將稅率降至36%。柬國國內有許多中資工廠。
柬埔寨總理向白宮保證柬國抱持「善意」,並對19類美國產品降低關稅。
面臨40%關稅的緬甸和寮國均仰賴中國投資,兩國供應鏈與中國有密切關聯。華府一再強調,中國產品恐經東南亞國家轉運,以規避美國對中國所加徵的關稅。
泰國及馬來西亞:做出承諾
泰國被通知面臨36%關稅,曼谷當局正提議為美國農工業產品提供更多打進泰國市場的機會、增加對美能源採購以及訂購更多波音飛機。
泰國代理總理普譚今天告訴記者,他希望與美達成「更佳協議」,「我們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是最重要的」。
負責領軍對美談判的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皮猜最近告訴彭博通信社,曼谷當局打算在5年內將泰國對美出超降低70%,並在7至8年內達成貿易平衡。
根據彭博,泰國航空可能承諾在未來幾年採購多達80架波音飛機。
馬來西亞面臨25%關稅,其投資、貿易及工業部今天聲明,會繼續與美談判以達成「平衡、互利且全面的貿易協議」。
孟加拉:紡織業面臨危機
全球第2大紡織品製造國孟加拉面臨35%關稅,希望在7月初之前與美簽署協議。
紡織品及服飾製造約占孟加拉出口80%,該國也為Vans、Timberland、The North Face等美國品牌代工。
孟加拉已提議購買波音飛機,並進口更多美國小麥、棉花和石油。孟加拉商務部官員告訴法新社,「我們已敲定(協議)條款」,雙方談判代表預計今天會面。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