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陶傑-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9%99%b6%e5%82%9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11
最大页数: 12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8094, 7291112, 7283930, 7279223, 7271454, 7271453, 7264675, 7264674, 7255241, 725524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01

【陶傑專欄】最脆弱的一代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凱伊迪(Jonathan Haidt)的一部新書《失控的焦慮世代》,剖析當今世代最大的隱患。

  作者從統計數字中發現,從2010年代初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呈現下滑趨勢,焦慮症、憂鬱症的患病率和自殘率都有顯著上升,尤其以少女所受的影響更為劇烈。

  儘管作者研究的是1995年到2010年出生的Z世代,因為這個世代恰與互聯網的普及和智能手機換代同步。其實同樣的症狀也適用於其他年齡階層:早些年已有報道稱美國矽谷的高科技才俊,反而不准自己的兒女過早接觸科技產品或社交媒體。

  作者認為:智能手機問世之後,徹底改變了童年的概念和想像。童年早在1980年代開始式微,因為電子遊戲興起,開啟了人與機器的互動,兒童花費在電子遊戲上的時間,遠遠多於真實的玩耍和人際互動。自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之後,童年「為手機所主宰」,徹底被重塑,Z世代的身心狀況出現重大轉變,表現為社交障礙、睡眠被剝奪、注意力碎片化、上網成癮。

  他認為智能手機已經阻斷了年輕人與真實世界的聯繫,無論是排隊、等紅綠燈、上廁所,隨時隨地都會拿出手機上網,只是專注20分鐘都很困難。

  但智能手機也可能只是代罪羔羊,因為工業社會促進城市化的潮流,使大家庭的根基瓦解,傳統社會依靠「熟人」的網絡瓦解,大城市的人際關係必然疏離,Z世代社交圈狹窄並不完全是父母過度保護所造成,而是客觀環境使然。在現代社會這樣疏離的關係中,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而青少年因心智未及成熟,更容易陷入焦慮與憂鬱。

  但Z世代的童年時代,恰好經歷虛擬空間的迅速崛起和擴大,現實生活體驗遭到極大的壓縮,雖然他們的手機擁有連結全世界的傳送門,但在心理上,他們正迅速成為最脆弱的一代。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多市西端發生斬人案 兩男凌晨遭刺傷 

【開心果召回】安省、魁省、卑詩省多款產品涉沙門氏菌風險

Taylor Swift推出電影 重溫溫哥華站演唱會全程實況

苦候5個月仍收不到親屬死亡證 安省死亡證明延誤惹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