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斥隱蔽測速無警示 倡停發罰單至九月
【星島綜合報道】多倫多市議員Anthony Perruzza建議市政府暫停推行自動測速執法(ASE)計劃,指現時隱蔽式測速鏡頭變相成為「電子陷阱」,未能有效減慢車速,反而令駕駛者容易中招受罰。
Perruzza將於今日提出動議,要求市府在檢討相關措施期間暫停發出鏡頭罰單。他表示,旺市市民不斷投訴下,市政府已決定宣佈暫停執法至九月。今年初,多倫多市內測速攝影機數量倍增至150部。官方數字顯示,去年約收到4,000萬元罰款,但有部分地點如Parkside Drive短期內發出達66,000張罰單。
Perruzza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測速鏡頭已經變成陷阱,毫無警示作用。他形容:「許多司機至少超速些許就被罰,引起市民不滿」。
多倫多自2020年、前市長莊德利任內落實該計劃,至今已增至三倍鏡頭。現時,鏡頭輪流於社區安全區(Community Safety Zones)內安裝,並按法例規定需於新增鏡頭地點設立告示牌90日後方可執法。惟Perruzza指不少鏡頭警示不足,「應視乎地點加強標示,讓司機易於分辨學校區或重點執法位置。」
根據多倫多病童醫院及都市大學2022年研究,啟用鏡頭區內超速車輛比例減少45%。市府指,設立計劃並非以罰款為目標,而是希望逐漸改變駕駛行為。莊德利日前亦公開捍衛執法初衷,強調「鏡頭主要防止因超速釀成交通傷亡,與罰款收入無關。」
Don Valley North區區議員Shelley Carroll則強調,計劃並不是為了增加收入,形容如能令罰款逐年減少反而是好事。不過,她認同若要增設彈性和科技配套,需要更多人手資源。
Perruzza建議市府暫緩發罰單直至九月,期間全面檢討實施細則,包括增加警示標誌、改善道路標線,以至考慮先發警告後再執法。他並促請設立更公開透明的上訴機制,「應容許一定寬免,例如夜間主要幹道上無人時,駕駛者因隱蔽鏡頭而受罰,與原意明顯不符。」
多倫多市自2016年加大「零傷亡」(Vision Zero)預算,2025年預算總額近一億加元,加強道路安全。市府稱會持續優化相關執法措施,以平衡市民關注及交通安全需要。
(圖:CP24)T12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