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68】新移民困难列清单 哪一桩你没经历过?

【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68】几乎不认识附近同胞的我,因为送孩子上中文课,被拉进一个华人社区群。
每天刷群,产生时光倒流感,好像我又回到当年刚移民时的孤单时光。
换地方生活,用流行的说法是“跳出舒适区”,困难重重是肯定的。换国家生活,尤其是语言,文化,制度都不同的国家,难度又要翻倍。

我翻阅群聊纪录,发现除了大选时期,群里聊天很少,几乎全是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单间或者套间出租。或者招寄宿学生。求租亦属此类。
买独立屋,出租地下室或者单间,是常规操作。虽然一些城市这样做不合规,但是挡不住屋主需要这份收入来填补空缺。但这件事越来越难,尤其在我们这样远离空铁(天车)站的地点。但总要试一下,不是吗?不然就要自己掏腰包支付越来越沉重的房贷。另一方面,求租同样不容易。租金,地点,条件,哪一样不需要考虑?
第二,转售各种物品。
最多的是家具。沙发,书柜,鞋柜等等。也有衣服,鞋子,小自行车等小件。不管标什么价都是损失,但是如果能卖掉,总能拿回一点成本。就家具而言,如果卖不掉,损失更重。找人运到废品站,动不动就是几大百,只觉得他们的钱好赚得让人怀疑人生。至于市府一年回收几件免费大件物品这件事,如果不是独立屋主,并不能受惠。
第三,寻找各种服务。
群里各种求推荐。有人砍树吗?有人清理烘干机管道吗?有人维修冰箱吗?有人机场接送吗?有人拼车吗?有人卖租房保险吗?有人卖汽车保险吗?有人修车吗?从国内寄东西过来怎么寄?寄东西回国怎么寄?
第四,疑难咨询。
今年水费和地税分开算,水费帐单逾两千。这两千管多久?水表装不装?怎么装?还有,旅游签要不要报税?令人心烦;国内汇款遭银行询问关系,用途,来源,令人头大;税务局来信?更是一件“恐怖”事。
上述几类,华人们之所以在同胞群里发信息,多半因为语言能力限制,也可能因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虽然网络几乎万能,但是讲英语的网络冷冰冰,同宗同源的同胞应该会好一点吧?
第五,还有一类:求医问药。
我猜这一类属华人专有。孩子生病,咳嗽,发烧,屡次见到妈妈在群里求抗生素。这里的抗生素不容易到手是事实,抗生素应该尽量少用也是事实,但是挡不住妈妈们在国内养成的“药到病除”的期盼和习惯。

我每天刷著群聊,几乎能够看到信息背后同胞或焦虑或茫然的面孔。用四川话说:生活很“具体”。面对困难,一句暖心的话都是安慰,一双援助之手更是雪中送炭。而拉我进群的群主在周末组织爬山活动,更让我想起当年的种种艰辛。
二十年前,网络尚不发达,我的最初几年就像行走在大雾之中。租房,搬家,买二手家具,处理家具,二手汽车坏在路上一筹莫展,下飞机打电话找人接机,在抵达大厅等得望眼欲穿,打预约电话做半天心里建设,每次回国总带回几盒阿莫西林。如此这般,只觉得日子看不到头,直到无意之中发现一个同胞自建的网络论坛,开始加入同胞组织的爬山活动,和同胞网友变成了线下朋友,才感到生活渐渐落到实处。
所以我觉得我现在所在华人群的群主,做的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
但是话说回来,后来我和我的同胞朋友们渐行渐远。各人生活进入轨道,在这个社会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就不再那么需要依赖“组织”。
同时,当“舒适区”被扩展到足够大时,个人的独立性再次占据上风。打办事电话不再需要犹豫;扛过一次长达月余的咳嗽,再也不迷信抗生素;保险经纪从最开始怕被坑找熟人,到后来自己货比三家;换车以后汽车不再找麻烦;机场接送叫Uber;至于各种服务,用Google搜最方便。根本无需找人推荐,Google review就是新时代的“口口相传”,“word of mouth”,虽然也有坑,但绝对比同胞推荐靠谱。

说到服务,我倒想起去年我找的修壁炉的技工。壁炉不启动,最初安装自动温度表的印度裔技工打不通电话,我开始心念同胞。于是我用Google,特意找了一个华人技工。
我请他做年度保养和解决壁炉不自动启动问题。他做完保养后看了一阵,对我说,不启动是因为温度不够低,温度表没问题。我说,可是,去年冬天真的不启动。他摇头说,不可能,就是温度不够低。只要温度够低,一定会启动。
他信誓旦旦的样子让我对自己的记忆都产生了怀疑。于是我姑且信之。结果冬天来临,壁炉依旧罢工。我回想自己为了好沟通而找同胞技工的心路历程,这才意识到,自己脑子搭错线。
所以我在群里只分享个人经验,不推荐。而我那些求推荐的同胞们,渐渐也会开拓出自己的舒适圈,不再紧张,而是心安。
于是终于,“此心安处是吾乡”。

撰文:语冰
图片:Pexels
---------------------------------------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
T05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