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堡壘正式落幕 加國六大百貨公司興衰逐間數

【星島綜合報道】創立於1670年的哈德遜灣公司 (Hudson's Bay Company),不但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企業之一,並且富可敵國,勢力堪比聯邦政府。其零售部門海灣百貨 (The Bay) 在20世紀迅速拓展,成為了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百貨品牌,然而不敵時代巨輪無情輾壓,隨著電商時代來臨和經濟環境的轉變,曾經的櫥窗展示、聖誕布置與Boxing Day搶購人潮,俱已物換星移,取而代之的是手指一點即送到家門的網購體驗。
在這場零售革命中,海灣百貨並非唯一 犧牲品,而是最後屹立的堡壘。加拿大六大百貨品牌曾經風光一時,最終相繼覆滅,這既是一頁可歌可泣的加拿大商業經濟史,也是一個消費世代的縮影。
The Bay、Woodward's、Sears、Eaton's、Simpsons與Zellers,六大百貨曾構築起加拿大百貨零售文化的美好時代,從多倫多到溫哥華、從平民到高尚,這些曾是城市生活與經濟繁榮象徵的名字,如今已成追憶。
Hudson's Bay:拓展貿易造就城市崛起
哈德遜灣公司的成立,比加拿大立國還要早近二百年。這家原先經營皮草貿易的公司,一度坐擁北美洲15%土地,包括如今加拿大大半國土以及美國東北部。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愛民頓和溫尼辟等大城市,當年都是由於作為該公司的貿易或轉運站而發展起來。哈德遜灣公司其後轉型為零售企業海灣百貨。
在獲法院批准作清盤前營業後, 海灣百貨公司多家分店於2025年6月1日正式關門。

有355年歷史的Hudson's Bay最後一天營業 (圖 : Global News)
Woodward's:從溫市地標到歷史遺址
Woodward's創辦於1892年,是卑詩省最具代表性的百貨公司之一,以位於溫哥華市中心的旗艦店與聖誕老人工房 (Santa's Workshop) 聞名。
然而,Woodward's在1990年代因財務問題倒閉,其總部大樓一度空置多年,直至2000年代後期經重建轉型為住宅與社區綜合空間,如今只餘一個「W」字招牌屹立作為歷史見證。

Woodwards總店原址一個「W」字屹立 (圖 : Henriquez Partners)
加拿大Sears:受累美企無奈消失
Sears於1952年進軍加拿大市場,原本與美國母公司同步經營,以產品種類多和走中價路線為賣點。1980至1990年代,Sears在加國擁有數十家大型分店,但進入千鿋年後,母公司經營不善與決策失誤,加上營商環境轉變,導致加拿大Sears也逐步衰落,最終於2017年申請破產保護,2018年全面結業。

加拿大Sears於2018年正式結業 (圖 : 加通社)
Eaton's:國民品牌留名紀念
Eaton's (伊頓百貨) 創立於1869年,曾是加拿大人引以為傲的零售王國。20世紀初期,Eaton's在全國遍設大型旗艦店,更首創郵購目錄制度。該公司於多倫多與溫尼辟的老店更成為地標性建築物。
在與市場轉型脫節的情況下,Eaton's最終未能與時並進。1999年,Eaton's破產清盤,部分分店被海灣百貨接收,昔日享負盛名的「伊頓中心 (Eaton Centre)」如今如非已易名,也僅是留名紀念而已。

伊頓百貨昔日熱鬧盛況 (圖 : History/Fb)
Simpsons:被收購後消失於歷史
Simpsons於1872年在安省創辦,曾是Eaton's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其後與美國的Sears合作成立Simpsons-Sears,發展全國連鎖店。在1980年代,Hudson's Bay Company收購了Simpsons,又將其賣給Sears,最終Simpsons品牌於1991年全面消失。

Simpsons在多倫多其中一家門店 (圖:多倫多檔案處)
Zellers:平霸亦無立足空間
Zellers創立於1931年,原為加拿大的平價百貨,走大眾化路線。1990年代, 海灣百貨收購Zellers後曾積極擴展,但經營策略模糊與定位過時,使其難以吸引年輕消費者。
2011年,海灣百貨將大部分Zellers門店出售予加拿大Target,後者在加國經營僅兩年便全數撤出。2020年代,海灣百貨曾數度嘗試以電商與快閃店形式 重啟Zellers品牌,但無力重振昔日光輝。

走平民路線的Zellers (圖 : 加通社)
V2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