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科技
传入的 cat_slugs: %e7%a7%91%e6%8a%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594
最大页数: 16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4717, 7322759, 7321337, 7320258, 7318919, 7318764, 7317877, 7316811, 7315817, 7314706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7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8

UBC華裔學者新技術可抵大地震 6層樓高模型放搖晃台測試世上首見

【星島綜合報道】卑詩大學(UBC)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新技術,有望確保溫哥華未來興建的高樓大廈能夠承受大地震的衝擊。

這項新型結構系統的研究成果本周在UBC官網上發表,領導這個研究項目的是應用科學院土木工程系教授楊宗元(Tony Yang)。

楊教授與其研究團隊搭建了一幢模擬在溫哥華常見的30層高樓的1比5縮尺模型,並對其進行模擬實驗,以測試一旦卑詩省遭遇嚴重地震時所產生的震盪情況。

楊說:「我們建造了一個比例為1比5的30層大樓模型,實際高度約6層樓,並在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的搖晃台設施進行測試。」

這項實驗於中國上海的地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實驗室進行,是全球首次以這麼大型的混凝土核心結構模型放在搖晃台上進行測試(上圖),對地震研究領域而言具有突破性意義。

新技術採用了阻尼器、外撐桿和搖擺機制,讓建築物能吸收並釋放地震能量,而非單純抵抗震力,後者會對地基產生巨大負擔。

楊宗元解釋,原理就像安裝在汽車上的避震器那樣。

楊指出,溫哥華位處「極高地震風險區」,很多居民都知道卡斯卡迪亞(Cascadia)斷層從加州北部延伸至卑詩南部,可能會發生一次十分強烈的「大地震」。

他表示:「這條斷層帶本身就有可能釋放出達9級大地震的能量,不熟悉地震工程的人可以想像,如果地震達到5級或6級,有時甚至只是4級,就會開始獲得新聞媒體報道。」

目前溫哥華絕大多數建築物都是按現行的建築標準條例設計,其目的主要是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而非確保建築物能夠無損地繼續使用。楊教授表示,如繼續沿用現行標準,一旦發生大型地震,很多建築物將會「嚴重受損」。

他補充說:「但若採用這套新一代技術,建築物在地震後可能完好無損。市民不僅可以保住性命,還能保護自己的物業。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而言,幾乎所有的財富都投放在房屋上。」

他希望未來能與溫哥華市政府及工程顧問公司合作,將這項技術應用於住宅及商業建築項目中,造福社會。

圖:UBC

V2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騙徒假冒407收費公路發短訊 稱「未繳清賬單」誘騙點擊可疑連結

11月7日焦點新聞 (A1電台YouTube頻道)

安省反關稅廣告觸怒特朗普 卡尼料將恢復與美貿易談判

賓頓兩車嚴重相撞 女乘客遺體竟過13小時後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