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詩省訪日韓大馬尋找中國以外商機 海產業不樂觀
【星島綜合報道】卑詩省95%的象拔蚌都出口到中國。3月20日起中國對加拿大海產徵收25%關稅,令行業承受巨大壓力。面對中國對加拿大海產徵收25% 關稅,卑詩省計劃六月初派經濟代表團出訪亞洲,但該省海產業對此行并不樂觀。
省長尹大衛周三宣布出訪計劃,稱目的是加強與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的經濟聯繫,並建立其他新的聯繫。
中國在3月20日為報復加拿大對中國鋼鐵、鋁和電動汽車徵收25%關稅,對加拿大部分產品、包括海產徵收25%關稅。
加拿大廣播電台報道,卑詩省海產聯盟(BC Seafood Alliance)總監伯里奇(Christina Burridge)說:「我不認為我們能在5到10年內,可找到像中國這樣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伯里奇認為,要扭轉中國關稅對行業造成的巨大影響,談何容易。
卑詩省海產聯盟(BC Seafood Alliance)總監伯里奇(Christina Burridge,上圖)表示,為保持競爭力,海產品生產商不得不自己支付關稅,而非轉嫁給客戶,有個別生產商的價格因此下降了多達50%。
伯里奇稱海產供應商充其量只能做到收支平衡,根本沒有利潤。他們只能在與中國做一點生意或徹底不與中國做生意兩者之間做出選擇。有些船最終選擇了停泊下來不開工。
伯里奇表示,中國是卑詩省海產生產商第二大市場,每年營業額達到4億元。該省海產業的最大市場為美國。
她說中國與卑詩省合作了20多年,經濟代表團不打算出訪中國讓她感到失望。
伯里奇說:「過去二三十年來,我們的出口商一直在與中國建立貿易關系,是長期伙伴。如果以遠低于中國目前的出價出售我們的海產,我認為并無大作用。」卑詩省的海產主要出口美國,其次就是中國。
加拿大漁業及海洋部的2023年資料顯示,卑詩省有超過7500人從事漁業工作。
溫哥華島的象拔蚌漁民托馬斯(Darrell Thomas)接受加拿大廣播電台報道訪問時說,像他這樣的小企業正在為加拿大、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戰付出代價,他對此感到沮喪。
托馬斯認為卑詩省尋求貿易多元化和建立新的商業關係是好事,但他認為這難以與該省海產商和中國買家之間數十年關係相提並論。
他希望看到加拿大努力培養與中國的關係,而非簡單地將目光投向別處。
象拔蚌來自卑詩省西北部,以往95%收穫都出口到中國。托馬斯公司的商業潛水員,以徒手方法捕捉每一隻象拔蚌。
(圖:加廣) T04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