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芥花籽農談中國100%關稅:針對芥花籽等如針對我

【星島綜合報道】沙省的農場主人里格蒂(Margaret Rigetti)(上圖)的家族多年來一直以種植芥花籽謀生,她和同業現在不但受到中國100%關稅的打擊,也擔心將來會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波及。

里格蒂的祖父是70年代第一批種植芥花籽的人之一,從那時起,它就成了沙省的主要農作物。

里格蒂是沙省油菜籽農業組織SaskOilseeds的代表,她說:「對於沙省的大部分地區來說,農業經濟一直由油菜籽來推動。」

今年較早前,中國對加拿大出產的芥花籽、芥花籽粕和豌豆開徵100%的關稅,以報復加拿大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鋼鋁產品徵收關稅。

里格蒂說:「當人們做出針對芥花籽的事情時,我會感到像是針對自己,因為這是個加拿大的故事,是個加拿大西部的故事,是個薩斯喀徹溫省的故事,是個發生在我家農場的故事。」

她密切留意關於關稅的新聞,儘管農作物屬加美墨貿易協定條款內容,暫時未受特朗普關稅影響,但里格蒂對事態未來發展仍感到擔憂。「我們以前也遇到過挑戰,但從未成為兩個最大貿易夥伴之間的焦點。」

芥花籽對加拿大有多重要,從其名字可見一斑。Canola(芥花籽)是將「Canada」(加拿大)和 ola(意為「油」)兩個字合併而成。

芥花籽可用於生產食用油、高蛋白動物飼料和生質柴油。這種農作物有超過一半產自沙省。

在沙省利齋拿(Regina)東南部菲爾莫爾(Fillmore)附近的一個農場,沙省農業生產者協會(Agricultural Producers Association of Saskatchewan)副主席普羅西克(Chris Procyk)形容,歷史正在重演。

「不幸的是,我們再次陷入了一場不是由我們引起或製造的貿易爭端,並且不得不為此買單。」

他也表示,一旦美國也對農產品開徵關稅,問題將更加嚴重。加拿大有很多農作物和鉀肥輸往美國,而農業用機器則從美國進口。

普羅西克表示,聯邦政府應該向受到貿易戰影響的農民提供財政援助或其他形式的支援。

2019年,中國以產品受污染為由,禁止從加拿大兩家公司進口芥花籽,但一般相信此舉是為了回應當時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拘留了中國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孟晚舟被捕僅數天後,在中國的加拿大公民斯帕弗(Michael Spavor)和康明凱(Michael Kovrig)被中方關押。

孟晚舟和兩名加拿大人於2021年同時獲釋。中國於翌年解除了對加拿大芥花籽的禁買令,但據估計這場爭端已給加拿大經濟造成了約20億元的損失。

圖:加通社

V2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加拿大理財公司Wealthsimple遭黑客入侵 客戶敏感資料被盜

從新股熱潮談理財心得 把握政策驅動機遇 勿忘風險管理|李聲揚

旺市民宅凌晨遭多次開槍掃射 無人受傷

溫哥華機場客運量勢破紀錄  中國旅客大增香港成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