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聯邦大選】溫哥華菲沙圍一南本拿比選區:政壇明星羅品信重披戰袍 闊別七年光環是否依舊?

【星島綜合報道】卑詩省的溫哥華菲沙圍一南本拿比(Vancouver Fraserview—South Burnaby)選區是於2022年重劃的新選區,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來的溫哥華南區(Vancouver South)。
溫哥華南選區自於2003年劃定以來,選民就一直在自由黨與保守黨候選人之間左右搖擺,但選區重劃之後,競爭格局發生了改變,以2021年聯邦大選重新分配得票率,自由黨得42.32%,新民主黨得31.10%,保守黨得21.88%,儼然三足鼎立的另一番態勢。
自由黨人石俊於2015年在溫哥華南區勝出,但他宣布放棄本屆大選尋求連任,讓選區出現了自由黨候選人的空缺。溫哥華前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受聯邦自由黨黨領兼加拿大總理卡尼之邀,空降菲沙圍一南本拿比新選區,羅品信挾八年溫哥華市長及三年卑詩省議員的資歷,乃政壇明星,闊別七年後尋求捲土重來,實力不容小覷。
與羅品信對陣的其他黨對手,清一色是政治素人。代保守黨出征的納亞爾(Avi Nayyar),是一位律師和社區倡導者,擁有法律、房地產和青年指導方面的經驗。此外,代表新民主黨的班古(Manoj Bhangu)則是自稱為小商人和社區倡導者。
儘管如此,分析家卻預期自由黨與保守黨在這個選區將有一場激烈的龍爭虎鬥。
溫哥華菲沙圍一南本拿比(Vancouver Fraserview—South Burnaby)選區
該選區是全國數百個重新劃定的新選區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來的溫哥華南區,但失去了溫哥華菲沙街(Fraser Street)以西和第49街以北的Sunset社區,向西指向溫哥華固蘭湖(Granville)和溫哥華京士威(Kingsway),從本拿比南區和新西敏—本拿比區挖來帝國街(Imperial Street)和京士威以南的本拿比地區。
溫哥華南選區為全加拿大族裔最多樣化的選區之一,華裔佔37.9%,而根據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新劃選區以華語為母語的居民約佔28%(普通話8.5%,粵語19.5%)。
據2021年聯邦選舉結果重新分配的溫哥華菲沙圍一南本拿比選區得票率為:自由黨42.32%,新民主黨31.10%,保守黨21.88%,人民黨2.99%,綠黨1.01%,獨立候選人0.70%。
2025年本區候選人包括(依英文姓氏排列):班古(Manoj Bhangu),Alexander Dow,納亞爾(Avi Nayyar),波恩(Desiderio Magtanggol "Bonn" Reyes),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

新民主黨提名候選人:班古(Manoj Bhangu)

班古擔任Black Top Cabs董事會董事已六年,他也是Young Drivers駕駛學校的創始人,他與妻子在這個社區養育三個孩子成長,他稱自己親身了解這個社區的多樣性和相互聯繫的文化,也看到鄰居們所面臨的困境,包括暴力犯罪上升、住房短缺、難以獲得醫療保健,以及食品雜貨賬單飛漲。
作為小企業主和社區積極倡導者,班古致力於爭取更強大的公共醫療保健、更實惠的住房、更安全的街道和更好的工作條件。
綠黨提名候選人:Alexander Dow

迄至截稿為止,未能獲得該候選人相關資料。
保守黨提名候選人:納亞爾(Avi Nayyar)

納亞爾是一位律師和社區倡導者,在法律、房地產和青年指導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他致力於為溫哥華和本拿比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個人責任和服務的價值觀為指導,主張將加拿大人放在第一位,取消對豪華公務機的稅收減免,倡導透明度和真正的變革,並確保加拿大行業工人享受公平的稅收待遇。
人民黨提名候選人:波恩(Desiderio Magtanggol "Bonn" Reyes)

波恩個人資料闕如。其團隊提交的信息顯示,他大力支持保護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並倡導和爭取未出生嬰兒、殘疾人、老年人、無家可歸者、需要幫助的人,以及無法為自己發聲者的自由和生存權利。
自由黨提名候選人: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

羅品信曾於2008年至2018年擔任溫哥華市長,在期任內,他致力於使這座城市成為全球最環保、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同時與原住民和移民社區建立了深厚的伙伴關係。
羅品信擔任溫哥華警察局主席多年,積極倡導毒品政策的四大支柱方針——預防、治療、減少傷害和執法。
擔任市長之前,羅品信曾代表卑詩新民主黨擔任過三年省議員,並創辦食品、農業和綠色建築領域的清潔技術公司。
本次空降作為溫哥華菲沙圍一南本拿比選區的自由黨候選人,羅品信稱將專注為中產階級發聲、增加就業、幫助小企業創造繁榮。
V6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