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濃專欄】說話從來很重要

大教育家孔子,開了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其實「言語」之外的三科都跟言語有關。德行要靠言語宣講,政事離不開外交和說客,文學更是語言的藝術。
儒家學說影響深遠,經典的《論語》和《孟子》,就是孔子和孟子的說話。
他們所說的我們至今還在用,不過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學舌。
朋友自遠方來,你們擁抱,你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
老師搬家你幫手,老師謝你,你說:「有事,弟子服其勞。」(《論語》)
政客發表競選宣言,承諾多多,你說:「聽其言還要觀其行。」(《論語》)
兩份好工等著他,他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怎辦?」(《孟子》)
他拒絕為一班年輕人教寫作,他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
我們從歷史、經典、傳記、文學(小說、詩歌、戲劇、散文)中都會讀到前人說過的話,它們有的成為典故,成語,被應用在之後的各種創作和日常生活中。
從這些說話中我們可以學到史實、智慧、修養、技巧……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少已成為文化程度的象徵,甚至是知識圈的常識。
如今我們最重要的生活工具是手機,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對話;Ai 科技的發展能代替我們做許多事,甚至比我們做得更快更好,但它不能代替我們親身去演說、辯論、傳道、示愛、示警、談心、安慰、搞笑、哭訴……有心靈、表情、聲線、肢體語言的互動和交流。
想寫一本書,在海量的語言之海中,細心挑選一些精彩的,是常識中的常識,有助於大家說得更好。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