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黃泉】結婚41年同患癌 恩愛夫妻同日手牽手「安樂死」
【星島綜合報道】戈根(Lee Goguen)在一個半月前目睹父母雙亡,她說:「我從未試過如此平靜地看待死亡。」
2月25日上午10時45分,戈根詢問父親有沒有最後的遺願。她明白即將失去至愛的雙親,但這不是突如其來的噩耗,而是兩老早作安排的共同約定。
70歲的謝拉德(Gerald Goguen)於2008年確診前列腺癌,至去年聖誕前病情急轉直下。禍不單行,她62歲的太太高芘(Coby Goguen)亦患上擴散至骨骼的癌症,長期被劇痛折磨。
這對結婚41年的紐省聖約翰市(Saint John)夫婦,決定一同申請進行在加拿大合法的「醫療輔助死亡」(MAID,全稱Medical Assistance In Dying)程序(俗稱「安樂死」),手牽手地走到生命的終點。
戈根說,儘管心情很沉重,但仍感恩雙親能在自主和有尊嚴的情況下了結痛苦。「這讓我釋懷,也鼓勵我把握最後機會,說出那些平時可能不敢說的話。」
一首情歌 見證愛是永恆
謝拉德希望臨行前能再聽一次《我愛你 (I Love You)》,那是他和高芘當年結婚時播放的歌曲。唱片一直放在家中,女兒早已下載到手機,讓父母在注射鎮靜藥劑和進入昏迷前的幾分鐘,安詳地聽着熟悉的旋律。
高芘聽着時說:「我已經很久沒聽過這首歌了。」
1981年,他們的婚禮上奏起了此曲,見證謝拉德認定高芘為「他見過最美麗的女子」。戈根相信即使到了最後一刻,父親在看着病塌旁的妻子時,眼神仍流露着相同的深情,此志不渝。
她說:「媽媽躺着靜聽音樂,爸爸則一直看着她,從未移開視線,他真的很愛她。」
在醫院安排下,兩張病床並排放在一起,這對夫婦握著對方的手,一同步入人生最終章。「整個過程安然而平靜,他們一直手牽手,看着對方離開。」
MAID於2016年在加拿大合法化,去年佔全國死亡數目近5%。約96%使用MAID的為白人,但白人只佔加拿大人口70% ;排第二的是東亞裔 (1.8%),該族裔佔全國人口5.7%。
在紐賓士域省,需求一直上升,Vitalité地區從2020年105宗申請,增至2024年216宗,Horizon地區同期由103宗激增至470宗。
Horizon區的紓緩治療醫生懷迪殊(Julia Wildish)說:「起初很多人對MAID感到抗拒,覺得它很陌生甚至有點可怕,但經過多年後,越來越多人認識甚至有親友接觸過,便覺得沒甚麼可怕了。」
鴛鴦侶相偎傍 十指緊扣同上路
戈根表示MAID當初合法化時,她也存有疑慮,但母親的經歷改變了她的觀感。
戈根的外祖父生前患病多年,逐漸失去認知能力,幾乎無法認出親人。「媽媽常說如果有一天她變成那樣,一定要幫她『拔喉』。因為那時還未有合法的MAID。」
在接受MAID前,兩老經過醫護人員詳細的評估。根據本國法例,如果病人沒有可預見的自然死亡,則需至少兩名獨立的醫生或護士進行不少於90日的評估;若屬有可預見的自然死亡,則沒有評估限期。
懷迪殊醫生指出,申請人必須處於機能衰退的後期狀態,並遭受無法接受的痛苦,而這些痛苦亦無法以病人接受的方式舒緩。
從2027年3月起,加拿大的病人即使患有心理疾病而沒有其他問題,亦可申請MAID。
戈根形容,她從未見過安排得如此解脫的告別式。「對很多人來說,死亡是突如其來的,但我的父母卻能按自己選定的時機和方式來進行,還有彼此相伴,直至最後。」
她說:「媽媽和爸爸一直牽著手和望著對方,整個過程中他們也是手牽手的。」
圖:CBC、Lee Goguen
V2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