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出資4.7億元興建的卑詩工地生活中心 恐將被扔至垃圾場

【星島綜合報道】卑詩內陸有好幾棟由納稅人花錢興建的超大型的建築物,可以容納 1,700 人,其中包括房間、電影院、體育館、健身中心、自助餐廳和 21 間三層宿舍,但如果年底沒有人接手,這些建築物恐將被直接扔往當地的垃圾掩埋場。
CBC 報道,這些建築設施是為了支持卑詩省東北部聖約翰堡附近的 Site C 水力發電廠工程而建造的,省府稱這是卑詩省史上最大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
該工地生活中心於 2016 年開放,建造成本為 4.7 億元,營運時間為 8 年,其中包括電影院、體育館、健身中心、自助餐廳和 21 間三層宿舍,每間宿舍約有 80 個房間,配有一張床和一間浴室。住過這裡的人在谷歌評論提到,這裡有咖啡店和遊戲室、戶外火坑和酒吧供應的啤酒。

此營地所在的和平河地區 (PRRD) 主席希伯特 (Leonard Hiebert) 說:「這裡幾乎就像是一個小城鎮。」
但隨著水壩開始發電,工地從建設階段轉入營運階段,所需的工人將大大減少,因此不再需要那個「城鎮」,卑詩水電公司正在想辦法處理這些不需要的設施,以免它們被浪費掉。
該營地可能被送往當地垃圾掩埋場的消息是由聖約翰堡當地新聞網站 Energetic City 在 3 月 20 日報道 PRRD 會議時首次對外披露消息。
在那次會議上,PRRD 收到了其環境服務部門的一份報告,提到卑詩水電局 (BC Hydro) 最近聯繫了該機構,詢問北和平垃圾掩埋場的分類和儲存容量。

營地建築總面積達 665,443 平方英尺,還不包括今年稍後計劃進行的拆除 Site C 工程相關的「混凝土板、瀝青和鋼樁」。
PRRD 環境部門主管斯珀林 (Brad Sperling) 在會議上表示:「這完全讓我措手不及,這完全是錯誤的。」其他委員也表達了類似的驚訝,並對大量材料所產生的成本感到擔憂,因為這些材料會比計劃更快地填滿當地垃圾掩埋場,從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Site C 營地的發言人 Greg Alexis 表示,他們確實一直希望為這個工作生活中心找到新的用途,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成功。
過去的兩年裡,水電局一直在與包括原住民、政府機構和私營公司在內的團體取得聯繫,看看是否有人有興趣收購部分或全部住宿設施,但「最終,目前我們還沒有任何組織有肯定的興趣」。
他說,部分問題在於規模太大:僅搬遷 21 間宿舍中的一間就需要「近 30 輛平闆卡車,此外還有拆卸和重新組裝宿舍所需的成本和時間,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對宿舍進行改進以滿足當地建築規範。」
他說,雖然有幾十個組織對這些設施表示了興趣,但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設施並不符合他們的需求。「我們也聽說,在某些情況下,一個組織直接從供應商訂購自己的專用設施更具成本效益。」

劉易斯 (Glyn Lewis) 是總部位於溫哥華的 Renewal Development 公司的創始人,該公司負責保存即將拆除的獨戶住宅,並將其運送到其他社區進行重新利用。他認為一定有更負責任的替代方案,而不是輕易地拆除建築而將其送到垃圾掩埋場。
他也說,建造建築物時不能只為了一個特定的項目,還要考慮它們的下一步用途。「這對行業和政府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警鐘,讓我們尋找更負責任的替代品,而不是僅僅用於家庭或建築物,無論它是什麼。」
地區主席希伯特建議將至少其中一棟建築物改建為治療設施,或作為兒童和家人在醫院就診期間的住宿場所。
圖:BC Hydro
v0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